久泄是指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
久泄
1久泄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久泄多由急性肠炎延治或误治诱致。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久泄的诱因。
2久泄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久泄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有以下方面:
1、心脑血管意外
这是造成老年腹泻的不容忽视的并发症。腹泻时体内大量水分和钠、钾、钙、镁等离子从大便中排出,水分丧失使人体处于脱水状态。此时人体中血容量减少,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并阻塞血管。冠状动脉阻塞造成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脑血管阻塞引起缺血性中风。钠、钾、钙、镁是体内重要的阳离子,除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外,对维持神经传导功能和心跳节律具有重要的作用,缺乏时可造成严重心律失常和猝死。
2、低血糖
腹泻时,食欲通常会下降而引起食物的摄入不足,此时就需要分解体内贮藏的肝糖原以维持血糖稳定。当病人没有足够的肝糖原贮藏转化为血糖,就使得体内血糖降低,这时病人就会出现疲乏、出汗、心悸、面色苍白及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当血糖浓度低于3.0毫摩尔/升)时,就会出现精神症状甚至昏迷,可引起猝死。
3、脱水和酸中毒
这是急性腹泻的主要致命原因。平时身体内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其余的废物需要经过水的运送通过肾脏由尿排出体外。脱水时尿量因机体内水分损失而减少,严重时甚至无尿,这就会使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减少而在体内蓄积,使机体发生中毒症状,其临床表现除呼吸改变外,还可出现疲乏无力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3久泄有哪些典型症状
久泄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其症状如下:1、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加重。慢性肠炎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2、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3、体征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4久泄应该如何预防
久泄多因不洁东西所引起,故预防最要紧的是食物之清洁及保存安全。尽量不要吃街上贩卖的生冷东西。在家中吃东西要煮沸以及用其他方法洗净消毒灭菌。食器亦要消毒干净,婴儿所有奶瓶、奶头都要严格消毒,冲好的奶或吃过一半的奶,不可放置在温室太久。家里有病人时,应将病人隔离,其大便呕吐等排泄物的用具要消毒,排泄物要小心处理,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孩。
5久泄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久泄的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升高;血沉增快。大便常规或培养多见异常,可见到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或少量脓细胞,如细菌感染,可发现致病菌。
6久泄病人的饮食宜忌
久泄患者一般应进食柔软、易消化、富有营养和足够热量的食物。宜少量多餐,补充多种维生素。勿食生、冷、油腻及多纤维素的食物。还要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
7西医治疗久泄的常规方法
久泄还可尝试运用中医疗法。具体的辨证治疗如下:
1、脾胃虚弱型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纳呆食少,食后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砂仁、陈皮、桔梗、扁豆、山药、莲子肉、苡仁理气健脾化湿,是治疗脾虚泄泻的常用方药。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可配伍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若久泻不愈,中气下陷,而兼有脱肛者,可投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
2、肝气乘脾型
症状: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即腹痛,腹泻,舌淡红,脉弦。
治法:抑肝扶脾。
方药:痛泻要方为主。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共奏疏肝解郁,健脾止泻之功。
3、脾肾阳虚型
症状:黎明之前,脐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细。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理中汤合四神丸。四神丸中补骨脂补肾阳;肉豆蔻、吴茱萸温中散寒;五味子收敛止泻。配合理中汤温中健脾,主治脾肾虚寒之腹泻。如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入益气升阳及收涩之品,如人参、黄芪、诃子肉、石榴皮,赤石脂、炒米壳之类,亦可合用桃花汤以固肠收敛止泻。
4、瘀阻肠络型
症状:泄泻日久,泻后不爽,腹部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面色晦滞,口干不欲饮,舌边有瘀斑或舌质暗红,脉弦而涩。
治疗:化瘀通络,和营止血。
方药:少腹逐瘀汤主之。方中以蒲黄、五灵脂与当归、川芎配伍为君药,合元胡、没药活血定痛;桂心、小茴香、干姜温经散瘀,使肠络瘀血得散,则泄泻腹痛而止。若气血瘀滞,化为脓血,大便挟有赤白粘冻,可与白头翁汤合用,以清热凉血,利湿解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