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通过手术、保守等方式治疗。一岁以内的婴儿可以不做手术,因为腹壁会随着胎儿的成长而变得更加坚韧,有可能会自行愈合。对于年龄较大或者其他病情较重的病人,可以通过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等进行治疗,应尽早进行外科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23-01-09
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是由腹壁肌肉和腹膜的腱索断裂或撕裂,使腹腔内的脏器穿出腹壁的病症。疝气可分为腹膜疝和腹壁疝,其中腹膜疝更常见。疝气的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剧烈疼痛,其痛苦可能会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而腹部也会出现肿胀和压痛感。此外,患者可能会出现热量不足、虚弱、乏力、发热和恶心等症状,甚至可能会出现休克。疝气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是常用方法,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疼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外科2023-11-06
疝痛一般是发生腹痛,可能出现心绞痛或胀痛,提示发生疝气,并发肠梗阻导致患者腹痛,常伴有腹胀、恶心、呕吐。如果疝气患者出现腹痛,应检查突出的疝气是否无法收回。如果疝不回来,可能会嵌顿疝。如果嵌顿疝囊继持续变色,疼痛持续加重,此时可能会发生绞性疝,应尽快到医院治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普通外科2023-01-09
疝气通常是指人体组织或者是器官一部分离开原本部位,然后通过人体薄弱以及缺损部位进入到另一部分,通常腹股沟部位是比较常见的。疝气大体上可分为腹股沟疝和其他疝气,其他疝气指腹股沟区外其他部位也可能发生疝气,如股疝、脐疝、白线疝、腰疝、切口疝等等,这些疝气的突出的位置都是在相应部位的薄弱区域。建议患者出现不适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外科2023-11-21
通常来说,疝气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它指的是腹腔内一个部位的组织出现破裂,从而导致腹腔内部组织和腹腔外组织间的渗出。疝气可分为腹膜疝和腹腔疝,其中腹膜疝是指腹膜出现破裂,而腹腔疝则是指腹壁出现破裂。疝气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部肿胀,腹腔内可以摸到硬结,可能会伴有低热,头痛,乏力等症状。建议患者出现不适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外科2023-11-07
脑疝治疗可以选择外科手术。脑疝一般常见于急性重型脑损伤患者。如果出现脑疝,就意味着脑损伤严重,所以这种病的病情进展非常迅速。一旦发现,就要及时治疗。否则很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治疗前,医生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23-01-09
脑部疝气是什么症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在初期,病人会出现意识障碍、瞳孔变化,瞳孔变化多为散大,对光的反应也比较迟缓,脉搏、呼吸缓慢等。到了中期,病人的意识会逐渐恶化,瞳孔的变化会比以前更大,对光的反应也会减弱,会有面瘫、肌张力高、腱发射亢进等症状。到了后期,病人会陷入深度昏迷,对某些刺激没有任何反应,瞳孔放大,眼球被固定,生命机能出现衰竭。
小儿疝气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小儿疝气,也称“小肠气”,多发于2岁以内的幼儿,疝气自婴幼儿起,可能是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发作,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异常的哭闹且腹股沟鼓起,那孩子可能得了疝气,建议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免延误孩子的病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23-01-09
疝气最常见的原因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内压升高,如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慢性便秘、慢性咳嗽、排尿困难等,或使用暴力使腹腔内的内脏器官和组织通过先天性毛孔或薄弱部位向体表突出。孩子最主要的原因是发育迟缓,有些先天薄弱部位是因为孩子经常哭闹导致腹内压增高。老年患者的主要病因是慢性咳嗽和慢性便秘。男患者因为前列腺增生出现疝气,导致排尿困难,腹腔压力增加。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23-02-09
脑疝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脑疝一旦发生,需要立即应用甘露醇等药物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缓解脑水肿,缓解脑疝。如有血肿、肿瘤等情况,应立即进行外科手术,以消除血肿、肿瘤。如果病人出现了血压偏高的症状,可以适当的使用降压药物来进行控制。
脑疝通过定期检查、按时服药等方式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有一定的基础疾病,要及时服药,不要随便停药、减药,以免病情恶化,平时要注意饮食,不能吃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每年要定期到医院做一次检查,检查有没有脑组织的病变,有轻微的病变要及时治疗。
脑疝会发生瞳孔变化、偏瘫等症状。在早期,主要是因为控制瞳孔的动眼神经受到了刺激,导致双侧瞳孔缩小、光反应迟缓,然后出现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在脑疝的时候,主宰运动的神经纤维束会受到压迫,从而导致对侧肢体的偏瘫。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
脑疝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需要以脱水降颅压为主,以渗透性脱水剂甘露醇为主,20%的甘露醇可以快速静脉滴注,可以配合静脉给药,配合甘露醇,保持渗透梯度。手术治疗以去骨瓣减压术为主,骨瓣减压能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从而达到治疗脑疝的目的。
脑疝的病因主要是由于脑部病变,如脑肿瘤、脑水肿、脑血肿、脑外伤、脑脓肿等。,使大脑体积增大,患病大脑的颅内压首先升高。在封闭的颅腔内,压力通常从高处向头部转移,但大脑镰和小脑幕阻止了压力的自由传递,所以只能集中精力缓冲上述沟通通道。因此出现小脑幕切口疝、枕骨疝、镰下疝。
脑疝患者一般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好。由于脑组织的移位、会对脑组织产生压迫作用,产生一系列的功能障碍,最常见的就是双侧瞳孔不等大,单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可以采取加强脱水利尿来缓解脑水肿,或者通过手术清除颅内占位性病变,以及去除骨瓣,来降低颅内压力的办法来治疗。
脑疝会发生长期卧床、不能进食等后遗症。患者会肢体活动不灵活、麻木。言语功能不全,无法用言语表达思想,或发音不清楚,词语无法传达。长期处于植物状态,无法自理,排泄失禁,不能进食,对外界的任何刺激均无反应。长期卧床,咳嗽、咳痰、体温升高等症状。
脑疝通常是颅内损伤、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原因造成的。有可能是严重颅内创伤,比如严重颅内血肿、严重颅内血肿、颅内血肿、广泛性颅骨骨折等。颅内囊肿、颅内肿瘤、颅内寄生虫病、颅内脓肿等都属于颅内占位性病变。此外,也有可能是脑出血、大面积脑梗塞、脑出血等原因导致。
脑疝的症状通常包括瞳孔变化、颅内压升高、意识障碍、生物特征障碍等。神经中枢损伤患者出现呼吸突然停止或昏迷的症状时,严重的患者可能会猝死。在脑疝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要时刻监测患者颅内压,同时及时清理患者的口腔和鼻腔分泌物,保证呼吸顺畅。
耳内脑膜脑疝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通过广泛的抗生素来控制感染,降低颅内压力,进行病变切除和修复。在耳后或耳后切开,将残余的肉芽、死骨、胆脂瘤等病变清理掉,再将脑膜和脑组织切除,再用阔筋膜或颞筋膜缝合修复脑膜缺损。若有严重的颅骨缺损,在完全控制住感染后,可采用自体肌片或肋软骨片进行移植。
出现脑疝症状,尽快给患者注射高渗透性脱水的药物等紧急处理。如果是脑出血导致的脑疝,需要做脑部血肿切除,以便病情好转。建议去医院进行手术,效果会更好。在做手术前,需要做好相关的脑部 CT检查。CT可以确定脑疝的病因,比如出血、外伤、脑梗死等,并确定具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