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卵巢颗粒细胞瘤

  卵巢颗粒细胞瘤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常见的肿瘤,占性索间质肿瘤的40%左右。属于低度恶性,临床有晚期复发的特点。成人型颗粒细胞瘤大约5%发生于初潮前,30%左右发生于育龄妇女,其余大部分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大约44%发生在出生后至10岁以下,34%发生在10~19岁,19%发生在20~29岁,绝大多数发生在30岁以前。

目录
1.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卵巢颗粒细胞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卵巢颗粒细胞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4.卵巢颗粒细胞瘤应该如何预防 5.卵巢颗粒细胞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卵巢颗粒细胞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常规方法

1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到目前为止,颗粒细胞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发现58%存在DNA复制错误的基因缺陷。其发病机制如下:
  1、成人型颗粒细胞瘤
  肿瘤多数为单侧性,双侧性占5%~10%,肿瘤体积差异极大,小者仅在显微镜下发现,大者可充满腹腔,多数为中等大小,平均直径12cm。肿瘤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表面光滑,包膜完整,但有10%~15%可有自发破裂,质地硬、韧或软,可为囊性、实性或两者兼存。肿瘤切面最典型的外观为相当大的多囊性、半实性肿块,囊内液多为水样、血性或胶冻液。切面实性部分为白色、棕色、黄色或灰色,可见灶性出血和坏死。少数肿瘤由大的单房、少房或多房性囊肿组成,内含水样清液,与浆液性囊腺瘤类似。
  显微镜下检查可见:①肿瘤细胞特征:瘤细胞小,呈圆形、卵圆形、梭形、多角形。胞质少,嗜淡伊红或中性,胞界不清楚。细胞核卵圆或圆形,染色质呈细网状,核中央有具典型特征性的纵沟即核沟,形成咖啡豆样外观,核沟有助于鉴别诊断及诊断。瘤细胞周围无网织纤维包绕。瘤细胞异型性小,核分裂少,一般小于3/10HPFs。②肿瘤细胞组织排列形态:瘤细胞可排列成多种形式,如微滤泡型、巨滤泡型、小梁型、丝带型、弥漫型等。有的肿瘤以一种形式为主,有的为数种类型混合存在。
  曾有学者报道颗粒细胞瘤中出现小灶性肝细胞分化,且AFP阳性。
  2、幼年型颗粒细胞瘤
  大多数肿瘤为单侧性,双侧性约占2%。肿瘤体积较大,直径3~32cm不等,平均直径12.5cm。多数呈实性或囊、实并存,偶见薄壁的单房或多房囊肿,囊内含浆液或胶冻状液体,亦可内含血性液。实性区域切面呈灰色、奶黄色或黄色,高度恶性者可见出血、坏死灶。
  显微镜下检查可见:①肿瘤细胞特征:瘤细胞大小、体积较均匀一致。胞质丰富,嗜酸性或呈空泡状。细胞核深染,缺乏成人型颗粒细胞瘤的核纵沟。核分裂较多见,常常超过5/10HPFs。瘤细胞可有一定程度的异形性,其中重度异形性可达10%~15%。细胞黄素化明显。②瘤细胞组织排列形态:肿瘤可形成大小不等的不典型滤泡形态、结节及弥漫成片的实性区域。
  典型形态为实片状瘤细胞中,伴有大小形态不一、边界清楚、圆或不规则形状的滤泡。这些滤泡似正常发育中的卵泡,被覆一至多层颗粒细胞,腔内含嗜伊红或嗜碱性液体,多数黏液卡红染色为阳性。滤泡结构周围为卵泡膜细胞。
  实性区瘤细胞弥漫性或多结节状、小簇状排列,周围间质中有泡膜细胞,这两种细胞亦可混杂。卵泡膜细胞往往发生黄素化。

2卵巢颗粒细胞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若肿瘤生长快、包膜破裂或肿瘤发生扭转时,常会有急剧的腹痛症状出现。晚期易复发。有报道原发肿瘤附件切除及放疗15年后出现横膈复发。另有报道原发附件切除15年后肺部多处转移复发。除盆、腹腔内转移外,有报道脊椎骨转移和肝实质转移。

3卵巢颗粒细胞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大约有3%的颗粒细胞瘤患者无明显症状,于偶然被发现。绝大部分病人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内分泌紊乱及腹部包块所引起。
  1、雌激素刺激症状由于肿瘤细胞可以分泌雌激素,若肿瘤发生在青春期前儿童,多数表现为性早熟。此类性早熟为肿瘤刺激所引起,并非真性早熟,又称假性性早熟(pseudo-prococious puberty)。临床可出现乳房增大、阴阜发育、阴毛腋毛生长、内外生殖器等异常发育,甚至出现无排卵性月经。还有的出现身高、骨龄过度超前发育,而精神及思想发育不同步的不协调症状。
  肿瘤发生于生育期妇女,由于肿瘤分泌的雌激素引起子宫内膜增生性病理变化,随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子宫内膜出现不规则脱落,所以临床上有2/3左右的患者会出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不正常阴道出血症状。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持续闭经,或间有不规则出血。颗粒细胞瘤患者其子宫内膜癌的机会是正常人的10倍。颗粒细胞瘤也易合并子宫肌瘤,更加重了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还有约6%的患者有合并乳腺癌的可能。
  肿瘤发生于绝经后妇女时,绝经后出血是典型的临床症状,还会出现乳房胀、乳房增大、阴道涂片鳞状上皮成熟指数右移等表现。在此年龄组病人中,其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性疾病、癌前病变及癌的几率较育龄组妇女为高。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年龄多在50岁以上。
  2、男性化征象由于卵巢间质黄素化及卵泡内膜细胞黄素化的发生,少数患者出现月经稀发、闭经、多毛、阴蒂长大、面部痤疮、声音低哑等男性化现象。这些症状常常发生在患有囊性颗粒细胞瘤的患者。
  3、腹部包块卵巢颗粒细胞瘤平均直径12cm左右,一般为中等大小,于妇科盆腔检查中可以触及,而于腹部不容易触及。若患者自己扪到下腹包块并以此为主诉就诊,其肿瘤往往已较大。
  若伴有腹水,常常会有腹胀、饱满感、排尿困难等其他症状。卵巢颗粒细胞瘤通过腹部检查和妇科盆腔检查可以触及附件实性和囊实性包块,一般为中等大小,表面光滑,可以活动。育龄妇女子宫可以增大或合并子宫肌瘤,而绝经期妇女可以因肿瘤激素刺激,阴道黏膜光滑、红润,子宫亦不萎缩。当肿瘤的或有腹水时,可以出现明显的腹部增大、腹部膨隆。患者偶有合并胸腔积液。

4卵巢颗粒细胞瘤应该如何预防

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因此目前无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高危人群做到定期体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疗后注意随诊,定期进行B超检查,预防复发。

5卵巢颗粒细胞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临床特征明显的肿瘤。患者附件发现包块,伴有明显的雌激素刺激引起的内分泌紊乱症状,诊断多不困难。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则要根据其年龄、肿瘤大小、质地、辅助检查等综合材料加以分析、鉴别后,得出较准确的诊断。尚有少数患者,需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得以确诊。常规的检查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一、实验室检查
激素水平检查可以通过检测患者血中雌激素、孕激素、睾酮、促性腺激素及尿中雌激素水平,协助临床分析及诊断。绝经后妇女,阴道细胞学涂片激素影响水平检查简单、易行,对诊断可以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其他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MRI、CT、B超等检查方法一般都可以明确判断盆腔包块的位置、来源、与子宫及周围脏器的关系、囊实性变化等。但是却无法确诊肿瘤的组织学类别,亦较难估计其良、恶性。
  2、诊断性刮宫可以对肿瘤刺激下的子宫内膜增生性、癌前或癌变有准确了解,术前明确肿瘤分期,有利于制订适宜、恰当的治疗方案,求得满意的预后效果。

6卵巢颗粒细胞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推荐几则适宜卵巢颗粒细胞瘤患者的食疗方。

  化疗后患者肠胃功能损伤明显,出现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胃脘胀满、舌淡苔白、脉虚细等症状。选择健脾益气、理气化湿的食物:如柑、桔、玉米、苡仁、黄豆、淮山、北芪、党参等食物。

  1、杞子甲鱼瘦肉汤

  材料:甲鱼1只,枸杞子30克,猪瘦肉150克。

  制作:将甲鱼宰杀去内脏,洗净切小块,加水,与枸杞子、猪瘦肉共炖烂熟,盐调味服食。

  适应症:化疗后身体虚弱。

  2、复方黄芪粥

  材料:生黄芪30克,赤小豆15克,生薏苡仁30克,鸡内金9克,金桔饼2个,糯米30克。

  制作:将生黄芪、生薏苡仁、赤小豆、糯米洗净,鸡内金洗净,晾干研细末。把生黄芪放入锅内,加清水1000毫升,文火煮20分钟,去黄芪,放入薏苡仁、赤小豆煮30分钟,再放入糯米、鸡内金末,煮成粥。

  分早晚两次服用,食粥后嚼金桔饼1个。

  适应症:化疗后胃气受损,气弱,胃纳差。

  3、西洋参淮山炖乳鸽

  材料:乳鸽1只,淮山药30克,西洋参片15克,红枣4个,生姜1片。

  制作:将西洋参、淮山药、红枣(去核)、生姜洗净,乳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切成小块。把全部用料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2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汤食肉。

  适应症:化疗后气阴受损,气弱乏力,纳差,口干等症。


7西医治疗卵巢颗粒细胞瘤的常规方法

中医疗法对肿瘤治疗的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其主要有以下几个分类:
  1、有直接抗肿瘤作用的中药
  作用:①单用于治疗各期肿瘤。②手术前控制肿瘤生长。③手术后防止肿瘤复发。④放、化疗中用于纠正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胃肠道反应等。
  2、内服煎剂
  益母草、夏枯草、泽兰叶、乌药、龙骨、菟丝子、石韦、半枝莲、天葵子、莲子心、金银花、川楝子、沙参、桂枝、竹茹、山甲珠、龟板、鳖甲、阿胶等。
  加减:恶心,加半夏、黄芩、生姜。血小板减少,加生地、仙鹤草、枸杞子、肉苁蓉。纳差腹胀,加山楂、神曲、麦芽;恶心呕吐,加竹茹、陈皮、黄连、苏叶、砂仁。白带多,加茯苓、白术、海螵蛸、藕节;赤白带加海螵蛸、茜草、土茯苓、山栀子。白细胞减少,加山茱萸、补骨脂、仙茅、何首乌、淫羊霍,或人参、女贞子、麦门冬、旱莲草、丹皮,或天花粉、肉桂、甘草。
  以上方剂每日1剂水煎服,30剂为一疗程。
  3、内服散剂
  九节菖蒲、芦荟、西洋参、珍珠、海马、蜈蚣、冬虫夏草。
  炮制后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1~2克。如吞服粉剂有困难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每胶囊装0.5克,每次服2~4粒。
  4、外用擦剂
  防己、乳香、元胡、干蟾皮、血竭、没药、冰片、牛黄等。
  精制成外用剂,用于疼痛显著者局部涂敷。每日2~3次。
  5、外用敷剂
  秦艽、天麻、元胡、柴胡、姜黄、吴茱萸、羚羊角、全蝎、蜈蚣、冰片等。
  水煎,局部湿敷,每次20~30分钟,每日1至3次。

当前城市:
全部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