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尾丝虫病(onchocerciasis)是由旋盘尾丝虫寄生于眼部或皮下组织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特征为眼部损害,可致失明,故又称河盲症(river blindness)。
盘尾丝虫病
- 目录
- 1.盘尾丝虫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盘尾丝虫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盘尾丝虫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4.盘尾丝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5.盘尾丝虫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盘尾丝虫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盘尾丝虫病的常规方法
1盘尾丝虫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盘尾丝虫病因盘尾丝虫感染而引发。盘尾丝虫成虫线状,白色,两端渐细而钝圆,雌虫长33.5~50mm,宽0.27~0.40mm,雄虫长19~42mm,宽0.13~0.21mm,微丝蚴活动性强,无鞘膜,微丝蚴有大小两种,大者长,宽为(285~368)μm×(6~9)μm;小者长,宽为(150~287)μm×(5~7)μm,很少见于外周血液,主要见于雌虫附近的结缔组织和皮肤的淋巴管内,眼组织及尿内亦可查见,周期性不明显,可存活约30个月,当中间宿主蚋叮人时,不仅吸血并且吸取皮肤组织液,微丝蚴即随组织液被蚋吞入,到达胸肌,约6~7天后发育成感染期幼虫,并移行至蚋的下唇,当蚋再叮人时,幼虫即进入人体使人感染,幼虫发育为成虫约1年,成虫寿命不超过18年,一般8~10年。
2盘尾丝虫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盘尾丝虫病除了一般症状外,还会引起其他疾病,本病引起的并发症有侏儒症、股疝、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所以一经发现,需积极治疗,平时也应做好预防措施。
3盘尾丝虫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盘尾丝虫病可从无症状到严重损伤(包括失明)。皮肤和眼睛是易受损害的器官。
皮肤损害包括多种皮损、结节、水肿性红斑、丘疹、苔藓化异位皮炎、色素沉着,皮下结节多见,直径0.5~3cm,质软,无痛,活动或与基底组织粘连,多见于胸、臂、膝、肘、头部,在骨髓突起处附近。多种皮损可同时出现,一种皮损可演变成别的皮损。瘙痒是感染的一个首要症状。最后可导致皮肤萎缩,弹性丧失,色素减退,腹股沟淋巴结节常肿大。
眼部损害包括结膜炎、感觉刺激、角膜炎、虹膜炎、脉络膜炎、视神经炎,最终导致失明。
4盘尾丝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盘尾丝虫病,主要是避免疫区活动,由于此病是由黑蝇传播的,所以消灭黑蝇已成为控制此种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患者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此外,患者还需注意忌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5盘尾丝虫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盘尾丝虫病主要有皮肤和眼部检查。从肿物穿刺液或用皮样活检夹,取少量表皮置于载玻片上加生理盐水进行活检,查见微丝蚴,此外,微丝蚴偶可在尿及血液中找到,迄今各种免疫诊断方法,实用意义不大,尚需进一步研究。裂隙灯、检眼镜直接查见眼前房中的微丝蚴,或外科手术摘除皮下结节中查见成虫。
6盘尾丝虫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盘尾丝虫病应注意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休息。其中具有食疗效果的为香椿酱。患者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此外,患者还需注意忌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7西医治疗盘尾丝虫病的常规方法
盘尾丝虫病的治疗主要为保守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1.伊维菌素 本品对成虫无作用,但对微丝蚴和在子宫内正在发育的微丝蚴胚胎有较强作用,剂量150μg/kg体重,空腹顿服,1年1次或6个月1次,1次服药后在1个月内微丝蚴几乎全部消失,并维持低密度达半年,以后微丝蚴数量又逐渐上升,因此,在流行区需要1次/年治疗,副作用表现为头痛、肌痛、发热、厌食、失眠等,不经处理24h内症状自行消失,副作用的产生与治前微丝蚴的密度有关,宿主对垂死的微丝蚴的炎症反应是引起副作用的主要原因。孕妇,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急性疾病者,5岁以下儿童或小于15kg体重者,产后1周内哺乳妇女禁用。
2.乙胺嗪 此药效果好,但副作用大,可作为不能使用伊维菌素治疗者的药物,乙胺嗪可杀死微丝蚴,剂量0.5mg/kg,第1天服1次,第2天相同剂量2次,如副作用不严重,增至2mg/kg,3次/d,连续服l0天。
3.舒拉明钠(苏拉明) 本品虽能杀死成虫,但毒性大,除少数病例外,不能作为常规应用,一般成人首次量为0.5g,以后1g/周,总量不超过4.5~5.5g,均为静脉缓慢注射,副作用为发热、肌痛、皮炎,严重者可发生肾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