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莱姆病性巩膜炎

莱姆病性巩膜炎(Lyme disease)是由伯疏螺旋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以侵犯人体多系统器官,主要累及皮肤、神经系统、关节心脏及眼组织。莱姆病首先由美国耶鲁大学的Steere等于1965年在美国的康涅狄格州的莱姆镇发现并于1977年作了首批病例报道。

目录
1.莱姆病性巩膜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莱姆病性巩膜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莱姆病性巩膜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4.莱姆病性巩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5.莱姆病性巩膜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莱姆病性巩膜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莱姆病性巩膜炎的常规方法

1莱姆病性巩膜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莱姆病是由伯疏螺旋体致病的以蜱为媒介的传染性疾病。1982年Burgdorfer及其同事从达明硬蜱中分离出一种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其血清学特点与莱姆病人密切相关,出现于病人各种标本中,从而确定了莱姆病的最终病因。
蜱体内很容易找到伯疏螺旋体,人体内寻找却很困难,部分原因是后者的组织及体液内病原体相对较少之故伯疏螺旋体的可能致病过程是以蜱为媒介通过叮咬人的皮肤而感染。经过3~32天的潜伏期后伯疏螺旋体向外移动至皮肤,形成慢性游走性红斑(erythema chronicum migrans,ECM),以后蔓延至淋巴(局部淋巴结病),或进入血液中播散至身体各脏器内(中枢神经系统、关节、心、肝、脾及眼球),或其他部位如皮肤等母婴传播极其罕见。虽然莱姆病晚期极难找到伯疏螺旋体,但在莱姆病的过程中,肝脏内存在的伯疏螺旋体可能持续起致病作用。
莱姆病的发生与特异性免疫异常有关。发病早期几乎全部病例均有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存在的证据。血清学IgM的连续检测是病变活动的惟一且最有帮助的实验室诊断依据。在某些病例中,原发播散性免疫介导的炎性病变可以局限,亦可在全身组织尤其是关节中传播。
除了与伯疏螺旋体特异分离株的致病性有关的诸因素外,免疫遗传学的组成在决定感染者是否有能力清除自身伯疏螺旋体方面也起重要作用。

2莱姆病性巩膜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莱姆病性巩膜炎的眼部并发症包括葡萄膜炎、眼内炎、角膜炎、结膜炎、睑腺炎、巩膜外层炎角膜炎,表现为基质混浊、角膜表面白斑或边缘性溃疡。

1、葡萄膜炎

指的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虹膜和睫状体的血液供给同为虹膜大环,故二者经常同时发炎,而总称为虹膜睫状体炎。如果脉络膜也同时发炎,则称为葡萄膜炎。

2、眼内炎

为一种累及眼球内层、玻璃体、巩膜的炎症,多数眼内炎为细菌或真菌感染所致。细菌感染途径可以为外伤,手术造成的眼球伤口,也可以为血源性(细菌经血流传播至眼内)。眼内炎的症状常常较重,主要有眼痛、充血、严重畏光和视力急剧下降。眼内炎的症状常常较重,主要有眼痛、充血、严重畏光和视力急剧下降。

3、角膜炎

是指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分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即深层角膜炎)两类。

4、结膜炎

是发生在眼结膜的炎症性反应,一般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当结膜受到各种刺激后,会出现水肿、眼红、分泌物增加等症状,可累及单眼或双眼。


3莱姆病性巩膜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莱姆病分为3个临床时期,但各期可相互重叠,且多数病例并不完全具备3期的临床表现。

眼部表现可出现于莱姆病的各期,但常见于后2期。包括动眼神经、展神经、面神经麻痹,视神经病变(视神经炎和视神经周围炎、视盘水肿、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出血、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
巩膜炎和巩膜外层炎可能与伯疏螺旋体直接侵犯或其代谢产物的免疫反应有关。可以表现为复发性弥漫性前巩膜炎、视盘水肿及黄斑囊样水肿等。巩膜外层炎在莱姆病的其他眼部疾病如泡性结膜炎基质性角膜炎后发生,可能提示莱姆病未经治疗的复发感染。

4莱姆病性巩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莱姆病性巩膜炎最主要是消灭传染媒介——蜱,同时避免进入疫区。一旦感染,患者应积极治疗。注意护理,避免再传染。
1、患者应注意日常的用眼健康,不要长时间的看书或者看电视,不要在过暗的屋子里待太久,日常生活中患者可自行做一些眼部按摩,每次大概1至3分钟即可。
2、患者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要太过劳累,同时在喝水时不要一次性大量的喝水。
3、保持心情舒畅,要避免过度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全身气血流通顺畅,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5莱姆病性巩膜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巩膜炎和巩膜外层炎可能与伯疏螺旋体直接侵犯或其代谢产物的免疫反应有关。可以表现为复发性弥漫性前巩膜炎、视盘水肿及黄斑囊样水肿等。巩膜外层炎在莱姆病的其他眼部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素标记抗体试验(IFA)是最普遍用于莱姆病诊断的血清学试验,二者均是测量血清中与伯疏螺旋体反应的IgM、IgG。在早期常呈阴性,感染3~4周后特异性抗伯疏螺旋体(BB)抗体的IgM首先出现,6~8周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感染后2个月出现特异性IgG,并在活动期持续升高可终生不降经过有效地长期治疗后IgG有所下降,但仍高于非感染者。莱姆病血清学检查发现抗体在抗生素治疗后或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时反应性下降,当ELISA或IFA滴定度在1∶256时,结合临床表现可诊断莱姆病性巩膜炎或巩膜外层炎。该检查有相当部分为假阳性结果,主要因为与其他螺旋体有交叉如梅毒螺旋体等。免疫斑(Westernblot)检查能有效地鉴别各种假阳性如梅毒、落基山斑点热自身免疫性疾病、葡萄膜炎和其他神经系统异常由于伯氏疏螺旋体在感染部位很难生长,组织培养多阴性。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以及视网膜功能性检查如视网膜电图(ERG)、视觉诱发电位(VEP)等可以确定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明确其病变程度。病如泡性结膜炎基质性角膜炎后发生,可能提示莱姆病未经治疗的复发感染。

6莱姆病性巩膜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莱姆病性巩膜炎患者应多吃对眼保健有益的食物,具体如下:

1、多吃含维他命A的食物,如胡萝卜及绿、黄的蔬菜及红枣等。

2、多吃含维他命B的食物,如芝麻、大豆、鲜奶、小麦胚芽等食物。

3、多吃含维他命C、钙、铁的食物,是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

4、应多食素淡果品之类,以清利明目。

5、多食清润之品,使大便通畅,有助于导火邪下行。

7西医治疗莱姆病性巩膜炎的常规方法

治疗莱姆病性巩膜炎或巩膜外层炎的主要目的是根除致病的伯疏螺旋体。与其他螺旋体病一样,早期莱姆病对抗生素疗效最佳由于难以确定病原体是否被消灭在治疗很长时间内,一些症状仍持续存在抗生素治疗何时停止,尚难定论。此处提出的治疗方案是指导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深入,无疑会有更精确、更有效的改进。
一期莱姆病,成人可用多西环素(doxycycline)100mg,2次/d或阿莫西林(amoxicillin)500mg,3次/d或红霉素250mg,4次/d共10~21天儿童酌减。二三期莱姆病青霉素2400万U/d,分4次静脉注射,或头孢曲松2.0g2次/d静脉注射,共21天儿童治疗青霉素25万U/kg,4次/d静脉注射,或头孢曲松100m/kg,2次/d,静脉注射,共21天。
莱姆病血清抗体测定阳性无特殊症状,可口服多西环素100mg,2次/d,4~6周或口服四环素500mg4次/d,4~6周儿童青霉素V钾片50mg/kg分4次口服,或阿莫西林125~250mg,3次/d口服,或链霉素40mg/kg分4次口服,每种治疗3~4周。
糖皮质激素不宜全身应用,因其可加重螺旋体感染。但可以在严密监控下局部应用,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出现。需缓慢减量。

当前城市:
广州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