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在自然界有广泛的宿主,少数沙门氏菌对宿主有选择性,绝大多数对人和动物均适应,可寄居在哺乳类、爬行类、鸟类、昆虫及人的胃肠道中,种类繁多的家养和野生动物的感染率在1%~20%以上。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可引起胃肠炎、伤寒、败血症及肠外灶性感染等多种症候群,统称为沙门氏菌感染(即沙门氏菌病)。本病任何年龄均可罹患,但年幼(尤以1岁左右者)、年老、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及近期内服用过抗菌药物者易感性增高。致病菌以肠炎、鼠伤寒、猪霍乱、鸭及新港沙门氏菌较为常见。药品其实更宜施用于衣服。

 


目录
1.沙门氏菌感染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沙门氏菌感染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沙门氏菌感染有哪些典型症状 4.沙门氏菌感染应该如何预防 5.沙门氏菌感染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沙门氏菌感染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常规方法

1沙门氏菌感染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因沙门氏菌病经粪口途径传播,故摄入污染了沙门氏菌的食物或饮料是唯一的感染方式。

沙门氏菌在自然界有广泛的宿主,少数沙门氏菌对宿主有选择性,绝大多数对人和动物均适应,可寄居在哺乳类、爬行类、鸟类、昆虫及人的胃肠道中,种类繁多的家养和野生动物的感染率在1%~20%以上。故各种家禽、家畜在喂养、屠宰、运输、包装等加工处理过程中均有污染的机会。如家禽、家畜屠宰时的卫生条件差,肠腔的沙门氏菌就可污染肉类。此外,肉类等也可在贮藏、市场出售、厨房加工等过程中通过各种用具或直接互相污染,其中在零售市场购买的生肉有1%~58%污染了沙门菌。蛋类或蛋制品的污染来源,可以是禽类卵巢或输尿管,也可以由粪便、肥料、泥土中的沙门氏菌穿过完整蛋壳进入蛋内。一般在许多由蛋混合制成的蛋粉或其他制品中,感染率相当高;乳类及其制品如冰淇淋、袋装熟食等也会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以上各种动物源性食物是引起沙门氏菌感染的最常见媒介物。以动物脏器为原料的某些生物制剂,如酶、激素、胆盐、食用染料等偶尔也会引起感染。发展中国家常常有水源污染造成的暴发流行,污水灌溉、生熟不分是散发或家庭集团内流行最常见的原因。人与人的直接传播常以护理人员的手、医疗器械为媒介,为医院内感染或幼托机构中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2沙门氏菌感染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细菌可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及局部化脓性感染灶。并发胃肠道疾病及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胸膜炎、脓胸、心包炎、心内膜炎、肾盂肾炎等。新生儿、婴儿的脑膜易受侵犯,病死率可高达80%以上。

3沙门氏菌感染有哪些典型症状

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按其主要症候群,可分为肠炎型、伤寒型、败血症型和局部化脓性感染四型。

1、肠炎型(食物中毒)

是沙门氏菌感染最常见的形式,潜伏期一般为8~24小时。起病急骤,常伴有恶寒、发热,但热度一般不甚高,同时出现腹绞痛、气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继而发生腹泻,一天数次至十数次或更多,如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有些有恶臭。粪便中常混有未消化食物及少量粘液,偶带脓血,当炎症蔓延至结肠下段时,可有里急后重。病程大多为2~4天,有时持续时间较长。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时,以腹泻、高热为主,脓血便多见;成人高热较少,热程较短,腹痛及里急后重较多,而儿童高热较久,呕吐及脱水较多。

偶有呈霍乱样暴发性胃肠炎型者,病人呕吐和腹泻均剧烈,体温在病初时升高,立即下降,脉弱而速,可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肌肉痉挛、尿少或尿闭,如抢救不及时,可于短期内因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

2、伤寒型

非伤寒沙门氏细菌感染时,可引起类似伤寒的临床表现,其中以猪霍乱菌较常见。症状一般较伤寒轻,长期发热,伴胃肠道症状,或以胃肠炎为前驱表现,皮疹少见,腹泻较多,可见脾肿大,白细胞总数低下,而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少。病程大多仅1~3周,血和粪便培养可获有关沙门氏菌。复发机会比伤寒多。

3、败血症型

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中,沙门氏菌感染引起败血症的机会不到10%,而艾滋病(AIDS)可高达45%。败血症型患者约有1/3~1/2有肝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淋巴瘤或新生物等原发病,预后较差。本型以长期发热为主要特征,体温可高达40℃以上,呈不规则热(弛张热或间歇热),伴反复寒战、出汗、头痛、恶心、厌食、体重下降,部分患者有胃肠炎症状,偶见脾肿大,约1/4患者在病程中出现局部感染病灶,以骨关节最常见,且可累及多关节,迁延不愈,形成瘘管。新生儿、婴儿的脑膜易受侵犯,病死率可高达80%以上,其他尚有支气管肺炎、肺脓肿、胸膜炎、脓胸、心包炎、心内膜炎、肾盂肾炎等。

4、局部化脓性感染

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但好发于缝线处、骨折处、组织器官移植处、动脉粥样硬化斑处以及有肿瘤处等原先有病变,或活力不强的部位。本型无胃肠炎或全身症状,仅有脓肿形成,并呈慢性化倾向,需靠病原菌检查以明确诊断。

4沙门氏菌感染应该如何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1、对急性期病人应予隔离,恢复期病人或慢性带菌者应暂时调离饮食或幼托工作。

2、饲养的家禽、家畜应注意避免沙门氏菌感染,饲料也不能受该菌污染。

3、妥善处理病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保护水源。

4、不进食病畜、病禽的肉及内脏等。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炊具、食具必须经常清洗、消毒,生熟食要分容器,切割时要分刀、分板。食用时要煮熟煮透。不喝生水。

2、注意食品的加工管理。对牲畜的屠宰要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屠宰过程要遵守卫生操作规程,以避免肠道细菌污染肉类。在肉类、牛奶等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必须注意清洁、消毒。

5沙门氏菌感染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一、饮食史

有进食不洁饮食(尤其是动物源性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蛋类、乳类及其制品等)史,往往同席多人或集体食堂中多人发病。

二、临床表现

进食不洁饮食后1~2天内,突然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急性胃肠炎表现;持续发热1周以上,无明显系统症状,或有胃肠道表现,肝脾肿大;有局部病灶形成。

三、有关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有局灶性化脓性病变时明显升高,可达20×109/L~30×109/L。

2、粪便检查:部分粪便有粘液和血,在镜下有的可见中性粒细胞增多,在婴幼儿中较多见。

3、细菌学检查:胃肠炎时易从呕吐物和粪便中分离出病原菌;胃肠道外感染时,每可从血、骨髓、脓液和其他体液如胸水、脑积液、关节积液等中检得病原菌。因细菌间歇入血,如反复培养可提高阳性率。

4、血清凝集试验:用病人的血清与已知菌种制成的菌体抗原作凝集试验,如凝集效价大于1∶160,或发病两周后,凝集效价与发病时相比呈4倍以上增高者,均可考虑诊断为本病。

6沙门氏菌感染病人的饮食宜忌

1、注意饮食、饮水卫生。炊具、食具必须经常清洗、消毒,生熟食要分容器,切割时要分刀、分板。食用时要煮熟煮透。不喝生水。

2、注意食品的加工管理。对牲畜的屠宰要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屠宰过程要遵守卫生操作规程,以避免肠道细菌污染肉类。在肉类、牛奶等加工、运输、贮藏过程中必须注意清洁、消毒。

7西医治疗沙门氏菌感染的常规方法

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和针对病原治疗。

一、对症处理

胃肠炎患者应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为重点,辅以必要的对症处理。轻、中度失水可予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重度失水则需静脉补液,情况改善后再改用口服补液。对年老、年幼或虚弱者应积极处理,中毒症状严重并有循环衰竭者应注意维持有效血容量,必要时可采用肾上腺皮质类激素。禁食后腹痛、腹泻常可显著改善。重症患者可试用抗分泌的药物如黄连素、氯丙嗪、心得安、葡萄糖酸钙、消炎痛等。解痉剂以短期应用为宜。

二、针对病原治疗

1、对无并发症的胃肠炎型患者,不必应用抗菌药物。因为应用抗菌药物并不能缩短病人的病程,反而促使肠道产生耐药菌株,使排菌时间延长,造成治疗上的困难。

2、对严重的胃肠炎或老年、婴幼儿(尤其是4个月以下的婴儿)、营养不良、同时合并有慢性疾病或免疫缺陷者,应加用相应的抗菌药物。对胃肠道外感染及败血症型、伤寒型、局部化脓感染型,应予抗菌药物全身应用。

以往对沙门氏菌感染一般选用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等,且大多于用药后4~6天热退。但有些病人可出现复发,不过再次给药仍然有效。近年来病原菌耐药现象不断增加,故最好能参照药敏结果选用适当抗生素。目前,临床常用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如环丙氟哌酸、氟嗪酸、洛美沙星、益保世灵等,常有较好的疗效。

恢复期带菌者无需抗菌治疗。


当前城市:
深圳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