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食滞胃脘主证

  食滞胃院证是指食物停滞胃脘所表现的证候。多时由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者脾胃素虚,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中焦气机受阻所致。

目录
1.食滞胃脘主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食滞胃脘主证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食滞胃脘主证有哪些典型症状 4.食滞胃脘主证应该如何预防 5.食滞胃脘主证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食滞胃脘主证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食滞胃脘主证的常规方法

1食滞胃脘主证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多时由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者脾胃素虚,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职,中焦气机受阻所致。食浊内阻则脘腹胀满,纳呆,大便不畅或稀溏,便下恶臭,舌苔厚腻,脉滑。胃气不得下降则上逆故恶心、呕吐、呃逆(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性收缩运动,造成空气突然被吸入呼吸道与消化道内)、嗳气吞酸。

2食滞胃脘主证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胃之特性是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食量超越于胃之腐熟水谷能力,而致宿食停滞,乃影响胃之通降之性而产生症状。食停而胃气郁滞则胃脘胀闷,甚则疼痛;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胃中腐败谷物上泛则嗳腐吞酸,甚则呕吐腐酸食物;若未经充分腐熟的食物,移入肠道,肠内则腐气充斥,可矢气频多,或便溏、泻下物均酸腐臭秽。食滞内停,胃中浊气上腾,则舌苔厚腻,正邪相搏,气血充盛,故脉行滑利有力。正如《医林绳墨●伤饮伤食》节中指出的:“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有宿食停滞不行而发热者,两寸关脉必沉滑有力。其症必恶食,必噫气吞酸,或恶闻食气,或欲吐不吐,或恶心呕逆,或短气痞闷,或胃口遇食作疼,手按肚腹作痛,此其候也。”,《时病论●食泻》中亦指出:“食泻者,即胃泻也。缘于脾为湿困,不能健运,阳明胃腑,失其消化,是以食积太仓,遂成便泻。其脉气口紧盛,或右关沉滑。其证咽酸嗳臭,胸脘痞闷,恶闻食气,腹痛甚而不泻,得泻则腹痛遂松,当用查曲平胃法治之。”

  本证若素因脾胃气虚而致食滞者,往往虚实症状同时相见,当仔细鉴别,分清虚实之孰多孰少。

3食滞胃脘主证有哪些典型症状

  1、症状

  脘腹胀满、纳呆呃逆,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大便不畅,便下恶臭,舌苔厚腻,脉滑。

  2、辩证

  多因暴饮暴食,损伤脾胃,脾胃纳化失常,中焦气机受阻所致。食浊内阻则脘腹胀满,纳呆,大便不畅或稀溏,便下恶臭,舌苔厚腻,脉滑。胃气不得下降则上逆故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吞酸。

4食滞胃脘主证应该如何预防

  1、《景岳全书●杂证谟●饮食门》:“胃病于暂者多实,脾病于久者多虚,时医于此,无论邪正久暂,鲜有不用开胃消导等剂,是不知虚证也。盖脾胃之职,原以化食为能,今既不能化食,乃其所能者病,而尚可专意克伐,以害其能乎?且凡欲治病,必须先补胃气,以为行药之主。若胃气实者,攻之则去,而疾常易愈,此为胃气强而药力易行也。”

  2、《金匮翼●食胀》:“饮食过节,停滞中脘,其症吞酸暖气,恶闻食臭,得食则益甚。经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膜满闭塞是也。是宜消而去之,甚则下之,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也。”

  食滞胃脘心律失常的治疗,以除去宿食积滞为主。其治则是:消积化滞,积胃宁心。方用保和丸(《丹溪心法》):神曲15g,山楂20g,茯苓15g,半夏15g,陈皮12g,莱菔子12g,连翘10g。方中用山楂消一切饮食积滞,尤善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消食健脾,以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下气,消谷面之积。半夏、陈皮行气化滞,和胃止呕。茯苓健脾和中止泻;因食积易于化热,用连翘清热而散结。诸药协力,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加石菖蒲10克,酸枣仁12克,夜交藤20g,以开窍宁心,使食滞除,心悸宁。

  若食滞重证,不寐辗转、心悸、腹胀者,可用调胃承气汤(《伤寒论》):芒硝10g,大黄1.0g,甘草6g。攻下积滞,调气宁心。若兼见胸痛彻背,背痛彻胸,胸闷痞塞者,加用瓜萎20g,丹参15g,元胡12g,枳实12g。以宣痹通阳,活血化瘀。

5食滞胃脘主证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胃镜检查除可对胃粘膜表面作直接肉眼观察外,还可同时作胃粘膜病理活组织检查,以此证实所见疾病的正确性。

  由检查引起的咽喉部疼痛以及取胃粘膜标本后的少量出血大多能自愈,不必顾虑。如检查后出现黑色粪便者,应往急诊室就医。

  异常结果:检查后1-2天:病人可能会有短暂的咽喉部作痛,同时咽后壁因局麻关系,可有异物感,往往有咳出分泌物的反射。要劝告病人不可勉强咳出分泌物,以免引起黏膜破损,同时,可用一些消毒漱口水或含片,以减轻症状,便于恢复。

6食滞胃脘主证病人的饮食宜忌

  1、食滞胃脘主证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食滞胃脘主证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7西医治疗食滞胃脘主证的常规方法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食滞胃脘证,是由于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超过了胃之腐熟能力;或食量虽不过多,但因胃之功能素弱,而致饮食停滞难化,所表现出的证候。正如《医经溯洄集?内伤余议》云:“盖饥饿不饮食,与饮食太过,虽皆是失节,然必明其有两者之分,方尽其理。节也者何?无不及无太过之中道也。夫饥饿不饮食者,胃气空虚,此为不足,因失节也。饮食自倍,而停滞者,胃气受伤,此不足之中兼有余,亦失节也。以受伤言,则不足,以停滞言,则有余矣”,《景岳全书?杂证谟?饮食门》亦指出:“凡饮食之伤脾之证,有寒伤,有热伤,有暂病,有久病,有虚证,有实证。但热者、暂者、实者,人皆易知;而寒者、久者、虚者,人多不识。如今人以生冷瓜果致伤胃气,而为泻、为痢,为痛之类者。人犹以为火证。而治以寒凉者,是不识寒证也。有偶因停滞而为胀、为痛者,人皆知其实也。然脾胃强壮者,即滞亦易化,惟其不能化者,则最有中虚之证。”因此,食滞胃脘证有实证和虚实夹杂之别。

当前城市:
全部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