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引是由于感染肝炎病毒而引起的肝脏疾病,病程不超过6个月。在我国,最常见的急性肝炎是急性乙型肝炎。在急性肝炎期,一般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很强。但急性肝炎毕竟是血液传染疾病,如果身上没有伤口、皮肤黏膜破损,病毒无法进入血液,就不会造成传染。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传染源是患者和病毒携带者。HAV和HEV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如通过日常生活接触、饮水和食物传播引。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

目录
1.急性肝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急性肝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急性肝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4.急性肝炎应该如何预防 5.急性肝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急性肝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急性肝炎的常规方法

1急性肝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传染源是患者和病毒携带者。HAV和HEV以粪-口为主要传播途径,如通过日常生活接触、饮水和食物传播。HBV、HCV和HDV主要通过体液传播如输血及血制品、预防接种、药物注射、针刺等,生活密切接触是次要途径。婴幼儿的乙型肝炎可通过胎盘、分娩、哺乳、喂养造成母婴传播。HCV主要通过输血传染。HBV、HCV可通过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而导致性传播。

2急性肝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炎病人突然出现进行性神经精神变化,从性格异常、嗜睡到行为异常,皆表示出现了肝性脑病,即肝昏迷现象。此类病人系中枢神经中毒所致,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应立即抢救。
持续低烧 病毒性肝炎初期可有低烧,但发病后不久应该消退。倘若低烧持续,尤其在黄疸数日后仍然存在,说明肝炎有恶化的趋势。临床提示:①病人有毒血症存在。②肝细胞有进行性坏死之可能,即有转向亚急性肝坏死的先兆。
黄疸加深 黄疸是肝细胞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标志之一。如果病人尿色逐渐加深,似茶色,巩膜、皮肤黄染由橘黄色变为金黄色或棕黑黄色,说明肝细胞功能衰竭,预示病情严重。
消化道症状逐渐加重 肝炎病人可有纳差、厌油、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一般经一周治疗后应该减轻。如果食欲更差,出现顽固性恶心、呕吐、呃逆、腹胀等表现,标志肝炎加重,肝细胞有坏死变性。
出血 肝炎病人出现牙龈出血、鼻衄、皮肤黏膜淤斑或呕血或便血,均表示凝血机能障碍,同样也反映出肝细胞损坏的轻重,标志着肝细胞走向衰竭。
腹水 肝炎病人出现腹水说明肝炎已进入肝硬化阶段。血浆的白蛋白减少,门脉压力增高,肾脏的灌注下降,从而有可能发生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3急性肝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急性肝炎感染后症状引:患者近期出现低热、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伴有恶心、呕吐、厌油腻、肝区不适及尿黄等症状,休息后不见好转。
急性乙肝的分类症状:急性乙肝分为急性急性肝炎和急性无急性肝炎。
1、急性急性肝炎
(1)黄疸前期:
多缓慢起病,发热轻或多无发热常出现关节痛、皮疹。常见症状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恶心、呕吐、有时腹痛、腹泻。本期平均持续5-7天。
(2)黄疸期:发热消退,自觉症状稍减轻,巩膜及皮肤出现黄疸,数日至3周内达到高峰。尿色深黄可出现一过性粪便变浅。肝区痛、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本期持续2-6天。
(3)恢复期:患者黄疸逐渐减轻、消退,大便颜色恢复正常,皮肤瘙痒消失,食欲好转,体力恢复,消化道症状减轻,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一般为1-2个月。
2、急性无急性肝炎
此型较多见,占急性乙肝的90%以上。症状较轻,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等症状。肝大、质较软,有压痛和叩痛。此型肝炎症状轻常被忽视诊断。病程约2-3个月。

4急性肝炎应该如何预防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需要注意隔离,甲型和戊型肝炎应加强个人卫生,粪便管理等。乙、丙、丁型肝炎应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的传播。易感人群可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进行主动免疫;还可使用人血清或胎盘球蛋白防止甲型肝炎,在意外被含有乙肝患者体液的注射器针刺后,可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来预防乙型肝炎感染。

5急性肝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一、分型 可分为急性急性肝炎和急性无急性肝炎。
二、病史 有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血液、体液感染史,暴发流行区有水源、食物污染史。
三、症状 多急性起病。常有发热、恶心、厌油、纳差、腹胀、便清、明显乏力等。大多有轻中度肝肿大,质地软,常有触痛或叩击痛,脾可轻度肿大,部分有黄疸。
四、辅助检查 (一)疾病诊断检查 肝功能试验如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胆红素检查,肝组织活检有助于诊断。 (二)病原分型检查 目前多用免疫学、酶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作病原检测。肝组织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有助于病原分型。
1.甲型肝炎:IgM型抗体(抗-HAVIgM)有早期诊断价值,可用免疫电镜检测粪便中甲型肝炎病毒(HAV)颗粒,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查血及粪便的病毒RNA(HAV-RNA)。
2.乙型肝炎:IgM型抗体(抗-HBclgM)有早期诊断价值,可作血HBSAg、 抗-HBs、HBeAg、抗-HBe、抗一HBc、乙肝病毒DNA多聚酶、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
3.丙型肝炎:可作血清抗体(抗-HCV)、血清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等,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HCV抗原为较特异的方法。
4.丁型肝炎:可作血清抗原(HDAg)和抗体(抗-HDV)、血清病毒RNA(HDV-RNA)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HDAgo
5.戊型肝炎:可检测血清抗体(抗-HEV),免疫电镜法检测粪便或胆汁中。HEV抗原。免疫荧光法检测肝组织内的HEV抗原。

6急性肝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对于急性肝炎来说,除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饮食疗法也是促进急性肝炎患者恢复的重要手段。引急性肝炎病人在用食物进行治疗时,应强调三高一低原则,即高蛋白质、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肪。
1.高蛋白质。蛋白质对肝脏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肝脏有异常时应大量补充。在急性肝炎患者摄入蛋白质时,要注意量,更应注意质。可食用含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如蛋类、牛奶、豆制品等,肉类可选用兔肉、鸡肉、鱼肉、瘦猪肉等。
2.高碳水化合物。糖类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肝病患者要注意糖类的补充,但是糖类的补充要适当,不可过量。葡萄糖、蔗糖、蜜糖、水果汁有利尿解毒作用,还有利于黄疸的消退,肝功能的恢复。
3.高维生素。肝脏有异常时,维生素摄取入减少,消耗增加,以致维生素缺乏,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患者可多吃水果、蔬菜,以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4.低脂肪。肝病患者每日可摄入脂肪40~60克,不可过多摄入。
5.急性肝炎患者还应该注意禁食辛辣、油腻物,禁烟戒酒,忌食生冷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7西医治疗急性肝炎的常规方法

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肝炎症状明显期特别是有黄疽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症状和黄疸明显消退方可起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或延长活动时间,以活动后不觉疲乏为度。合理饮食,以流食为主,少量多餐,保证水分的供给以利于利尿排黄,应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黄疸严重者注意维生素K的补充。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使用对肝脏有害的药物。
药物治疗
早期应用干扰素300万U,皮下注射或肌注,隔日1次,3-6个月为一疗程。急性期黄疸者可予茵陈蒿汤治疗。恶心、厌油、呕吐者应给予葡萄糖加维生素C维生素B,或门冬氨酸钾镁溶液,静滴。也可用肝炎灵和病毒灵。
抗病毒治疗
临床抗病毒治疗是急性肝炎的治疗方法之一。由于急性乙肝是乙肝病毒引起的,并且在急性乙肝时,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是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机。武警江西总队医院肝病治疗中心采用"生物免疫DC-Ⅱ细胞疗法",是目前治疗病毒性肝炎效果最好的。高浓度的药液通过先进的肝细胞透析设备,直接送达肝脏局部,高浓度的药物能迅速杀死乙肝病毒,一般患者10天左右症状减轻,病毒数量明显减少。

当前城市:
全部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