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医生入驻 免费问医生

胸腺瘤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起源于胚胎时期第3(或第4)鳃弓内胚层,系原始前肠上皮细胞衍生物,随胚胎生长发育而附入前纵隔,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点和伴有多种副肿瘤症状的疾病。胸腺瘤是来源于胸腺上皮的肿瘤,约占前纵隔肿瘤的50%,临床表现各异,常伴随很多自身免疫异常。近来对伴随自身免疫性肠病的认识渐受重视,但其发病率无明确报道。

目录
1.胸腺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胸腺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胸腺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4.胸腺瘤应该如何预防 5.胸腺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胸腺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胸腺瘤的常规方法

1胸腺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有许多患上胸腺瘤的患者仍然不解自己为何会患上胸腺瘤。那么胸腺瘤是怎样引起的呢?

  胸腺瘤这一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本病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的胸腺肿瘤最为常见,占胸腺肿瘤的95%,在整个纵隔肿瘤中排次第1~3位。绝大多数胸腺瘤在组织细胞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其中一部分在生物学行为上呈侵袭性生长,属于恶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还包括胸腺癌,即组织细胞学表现呈典型的恶性特征。


2胸腺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胸腺瘤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的胸腺肿瘤最为常见,占胸腺肿瘤的95%,在整个纵隔肿瘤中排次第1~3位。绝大多数胸腺瘤在组织细胞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其中一部分在生物学行为上呈侵袭性生长,属于恶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还包括胸腺癌,即组织细胞学表现呈典型的恶性特征。胸腺瘤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个:

  1、重症肌无力(MG)

  长期以来人们即发现重症肌无力与胸腺(或胸腺瘤)有关,重症肌无力临床上可分为3型,如眼睑下垂,视物长久感疲劳,复视,为眼肌型;上肢伸举不能持久,步行稍远需坐下休息,为躯干型;咀嚼吞咽费力,甚至呼吸肌麻痹,为延髓型,临床上最危险的是肌无力危象,病人呼吸肌麻痹必须人工辅助呼吸。

  目前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一自家免疫性疾病,主要因胸腺受某种刺激发生突变,不能控制某些禁忌细胞株而任其分化增殖,对自身成分(横纹肌)发生免疫反应,出现肌无力,治疗重症肌无力多年来一直采用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如吡啶斯的明,近年来又加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环磷酰胺等,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适应证为伴有或不伴有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服抗乙酰胆碱酯酶药物,剂量不断增加而症状不减轻,或出现肌无力危象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

  2、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

  与胸腺瘤并存疾病之一是纯红细胞再障,纯红再障可为原发的,原因不清,也可继发于药物,感染和肿瘤,实验研究表明PRCA是一自家免疫性疾病,未知原因导致红细胞抗原的自身免疫反应,这些抗原可存在于人体胸腺内,胸腺瘤本身对红细胞生长并无直接作用,可能的情况是胸腺瘤可增强免疫系统的敏感性,或者胸腺瘤由高度敏感的增生系统所诱发。

  3、肾病综合征肾炎

  肾病综合征肾炎与胸腺瘤的关系尚不明了,肾病综合征可以是某些肿瘤,如霍奇金病,全身表现的一部分,可能的解释为胸腺瘤与肾小球肾炎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交叉反应缘故。


3胸腺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胸腺瘤的临床症状产生于对周围器官的压迫和肿瘤本身特有的症状——合并综合征,小的胸腺瘤多无临床主诉,也不易被发现,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时,常有的症状是胸痛,胸闷,咳嗽及前胸部不适,胸痛的性质无特征性,程度不等,部位也不具体,一般讲比较轻,常予对症处理,未做进一步检查,症状迁延时久,部分病人行X线检查,或某些病人在体查胸透或摄胸片时发现纵隔肿物阴影,被忽略诊断的胸腺瘤此时常生长到相当大体积,压迫无各静脉或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的表现,剧烈胸痛,短期内症状迅速加重,严重刺激性咳嗽,胸腔积液所致呼吸困难,心包积液引起心慌气短,周身关切骨骼疼痛,均提示恶性胸腺瘤或胸腺癌的可能。

4胸腺瘤应该如何预防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的胸腺肿瘤最为常见,占胸腺肿瘤的95%,在整个纵隔肿瘤中排次第1~3位。那么如何预防胸腺瘤呢?

  对于胸腺瘤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同时应注意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则应该积极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5胸腺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胸腺瘤需做的检查项目有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和活组织检查四种,具体介绍如下:

  1、胸部X线检查

  X线检查是发现及诊断纵隔肿瘤的重要方法,胸部平片正位相,胸腺瘤常表现为一侧隔增宽或突向一侧胸腔的圆形或椭圆形致密影,突向右侧多于左侧,也可见突向双侧胸腔,突向左侧常被主动脉球掩盖,突向右侧可与上腔静脉重叠,肿物影边缘清晰锐利,有的呈分叶状,侧位像可见位于胸骨后心脏大血管前密度均匀形态上呈实质性肿块影,少数胸腺瘤可见条状,点状,块状和不成形的钙化,其钙化程度较畸胎瘤为低,有的胸腺瘤呈扁片状伏于心脏大血管之上,此种类型在X线检查中最难诊断,侧位病灶断层是确定胸腺瘤简单易行且经济的检查方法,它能显示肿瘤的存在,大小,密度,在无条件行复杂的检查时,侧位病灶体层尤为实用。

  标准的后前位与侧位胸片是诊断大多数胸腺瘤的是简单有效的检查方法,肿块阴影主要位于前纵隔或前上纵隔,可以位于胸廓的正中间,但大多数情况下是偏向一侧的,后前位胸片常显示为圆形,卵圆形或浅分叶状,位于心影的上部,靠近心脏与大血管连接处。

  约10%可出现钙化影,常为散在或无定形钙化表现,若为周边曲线钙化影,提示肿瘤为良性;不规则的散在钙化,则可能为良性,也可能为恶性,胸片中一般无气管移位,除非大的浸润性胸腺瘤可造成气管移位。

  侧位胸片肿瘤多位于前纵隔,常显示上宽下窄的舌状阴影,这一实质性阴影使得前心窗变得不透明,块影边缘常模糊而不清晰,在患有小型胸腺瘤的病人中侧位胸片常常是显示损害存在的惟一角度。

  2、胸部CT检查

  胸部CT是先进而敏感检查纵隔肿瘤的方法,它能准确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突向一侧还是双侧,肿瘤的边缘,有无周围浸润以及外科可切除性的判断,对于临床和普通的X线检查未能诊断的病例,胸部CT有其特殊的价值,CT有助于确定胸腺瘤的范围,不仅可以检出体积微小(5mm以上病灶),X线检查不易发现的胸腺瘤体的存在;同时通过增强CT显示肿块是否侵犯或压迫上腔静脉,升主动脉,气管,显示心包,胸腔有无少量积液,以纵隔及肺内有无微小转移灶等X线胸片无法显示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胸腺瘤为软组织密度,CT值在40HU以上,静脉注射造影剂后,可见中度或均匀增强,肿瘤呈囊性变时,CT值为15HU左右,胸部CT可清晰地显示瘤体有无钙化及钙化程度与范围,所有侵入性胸腺瘤的病人应进行上腹部CT扫描,以检测有无膈下转移性扩散。

  3、磁共振成像(MRI)

  对于了解大血管受累与否价值较大,通常的MRI检查,胸腺瘤常显示为位于前纵隔或前上纵隔的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肿块表现,MRI为均匀性,中等强度MR信号区,当瘤体出现液化坏死时,可表现为不规则的高低MR信号区,Sakai(1992) 报告MRI显示不纯的高强度表像和分叶状的内部结构的发现表明存在一种浸润性的恶性胸腺瘤。

  4、活组织检查

  包括细针穿刺,纵隔镜,前纵隔切开术,电视胸腔镜手术等,因该检查创伤较大,且破坏肿瘤包膜完整性,影响手术效果,故单纯为明确诊断时很少采用,适应证为:①前纵隔的实质性肿块与前纵隔内其他恶性肿瘤无法鉴别(如恶性淋巴细胞瘤,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转移性肺癌等);②术前判断已无法完整切除肿瘤,须通过活组织检查做出非手术的完整的治疗方案者。

  病理学上胸腺瘤以占80%以上细胞成分为名称,分为上皮细胞型和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混合型,单纯从病理形态学上很难区分良性或恶性胸腺瘤,根据临床表现,手术时肉眼观察所见和病理形态特点,以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胸腺瘤分类更为恰当,但习惯上常称为良性和恶性胸腺瘤。


6胸腺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起源于胚胎时期第3(或第4)鳃弓内胚层,系原始前肠上皮细胞衍生物,随胚胎生长发育而附入前纵隔。胸腺瘤是最常见的纵隔肿瘤之一,是一组来源于不同胸腺上皮细胞,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点和伴有多种副肿瘤症状的疾病。俗话说病从口入,胸腺瘤患者应该从饮食方面多加注意,特从膳食方面提出七点建议。

  建议一:合理安排饮食。在每天的饮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应占2/3以上。

  建议二: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应吃400~800克果蔬,绿叶蔬菜、胡萝卜、土豆和柑橘类水果。每天要吃5种以上,且常年坚持。

  建议三:每天吃600~800克各种谷物、豆类、植物类根茎,加工越少的食物越好。少吃精制糖。

  建议四:每天吃红肉(即牛、羊、猪肉)不应超过90克。最好是吃鱼和家禽以替代红肉。

  建议五:常吃海带,海带中药名“昆布”。有报道海带可以预防乳腺癌和胸腺瘤。

  建议六:对于饮食基本遵循以上建议的人来说,一般不必食用营养补充剂,营养补充剂对减少胸腺瘤的危险可能没什么帮助。

  建议七:每天喝黑枸杞(汇然优)泡水、泡茶或者直接食用,对人体有多种益处。


7西医治疗胸腺瘤的常规方法

胸腺瘤是来源于胸腺上皮的肿瘤,约占前纵隔肿瘤的50% ,临床表现各异,常伴随很多自身免疫异常,近来对伴随自身免疫性肠病的认识渐受重视,但其发病率无明确报道。胸腺瘤一经诊断即应外科手术切除治疗。

  手术切口选择:

  1、胸骨正中切口:由于胸腺瘤绝大多数位于前上纵隔,因此该切口是手术治疗胸腺瘤的雠切口,其优点在于:①充分暴露整个前纵隔,便于施行扩大胸腺切除术。②便于大血管的显露,尤其是对胸腺后方的左无名静脉、右侧后方的上腔静脉的解剖分离。一旦术中大血管意外损伤,在此切口暴露下,便于迅速控制处理,使手术安全可靠。③便于前肺门的显露。在肿瘤外侵前肺门的情况下,便于解剖分离肺动静脉,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肺叶切除。

  2、胸骨正中切口联合单侧胸前外侧切口(即侧T形切口):肿瘤体积巨大,且同时侵犯肺、上腔静脉等重要器官,需要手术切除肿瘤同时切除一叶或一侧肺,或同时行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重建术时,此切口有其明显的优点:①使一侧肺更清晰暴露在术野中,便于全肺或肺叶切除,有效避免术中肺动、静脉的意外损伤;②便于上腔静脉整体显露,从而使上腔静脉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在充分暴露的术野内顺利进行;③巨大肿瘤若同时伴壁胸膜转移,此切口便于同时行胸膜剥离术。

  3、胸后外侧切口:对于肿瘤偏向一侧中纵隔且瘤体较大的胸腺瘤可考虑选择胸后外侧切口。但术中须特别注意无名静脉的保护,切忌误伤。另此切口也不利于前纵隔脂肪组织(即内含散在的胸腺集合组织)的清扫。

  4、双胸横切口:Patterson(1992)建议对瘤体巨大的中线位胸腺瘤采用双侧第4前肋间隙切开,胸骨横断的切开术。使得整个前纵隔和两个胸腔间隙都充分得以暴露。但由于此切口创伤较大,一般不要轻易使用。


当前城市:
北京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