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出血性疾病

当人体的止血机能发生障碍时,可引起皮肤、粘膜和内脏的自发性出血或轻微损伤后即出血不止,凡是具有这种出血倾向的疾病均可称之为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是一类由于止血机制异常所致的疾病统称。出血性疾病大体上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部位的出血。出血性疾病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各异,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病因及发病机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

目录
1.出血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出血性疾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出血性疾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4.出血性疾病应该如何预防 5.出血性疾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出血性疾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出血性疾病的常规方法

1出血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引起缺血性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如血管壁异常、血小板异常及凝血因子数量异常等。

一、血管壁异常

1、先天性或遗传性

先天性或遗传性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家族性单纯性紫癜、巨大海绵状血管瘤、全身弥漫性血管角化病、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2、获得性

(1)免疫性:如过敏性紫癜、药物过敏性紫癜、自身免疫性紫癜等。

(2)非免疫性:如维生素C缺乏症、机械性紫癜、单纯性紫癜、感染性紫癜、皮质激素性紫癜、老年性紫癜和体位性紫癜等。

二、血小板异常

1、血小板数量异常

(1)血小板生成减少:遗传性如Wiskott-Aldrich综合征、Trousseau综合征、地中海血小板较少症伴巨大血小板、Alport综合征、Chediak-Higashi综合征、Fanconi贫血、血小板较少伴桡骨缺失综合征等。获得性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性骨髓浸润如白血病等、理化生物因素所致巨核细胞及血小板生成受抑(如放射线、药物性、感染性等)等。

(2)血小板消耗或破坏过多:免疫性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非免疫性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素性血小板减少症、药物性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血小板增多:如原发血小板增多症和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部分患者可出现出血表现。

2、血小板质量异常

(1)遗传性:如血小板无力症、Bernard-Soulier综合征等。

(2)获得性:由抗血小板药物、感染、尿毒症、异常球蛋白血症、肝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可造成血小板质量异常引起出血症状。

三、凝血因子数量及质量异常

也可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1、遗传性

如血友病A、B及遗传性Ⅱ、Ⅴ、Ⅶ、Ⅹ、Ⅺ、Ⅻ、Ⅷ因子以及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

2、获得性

如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肝脏疾病导致的凝血因子异常、获得性凝血因子抑制物等。

四、抗凝与纤溶异常

如抗凝剂或溶栓药物使用过量、蛇咬伤、鼠药中毒等。

2出血性疾病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慢性出血性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是贫血;急性出血性疾病可并发休克、甚至死亡。

1、贫血

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称为贫血。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

2、休克

休克(shock)是一种急性组织灌注量不足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各科严重疾病中常见的并发症。休克的共同特征是有效循环量不足,组织和细胞的血液灌注虽经代偿仍受到严重的限制,从而引起全身组织和脏器的血液灌注不良,导致组织缺氧、微循环瘀滞,脏器功能障碍和细胞的代谢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3出血性疾病有哪些典型症状

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部位的出血。对于出血性疾病进行初步评估时,详细询问患者的出血病史,家族史、症状并仔细检查患者的出血体征等对于患者的诊断非常在采集病史是应注意患者的性别、出血时年龄、出血频度、药物、手术、外伤史、无家族史等。临床表现常因发病机制的不同而异。

一、皮肤黏膜下出血

各种出血性疾病特别是血管及血小板疾病,最常见、最易发现的症状和体征是皮肤、黏膜下出血。其表现因出血程度、范围及出血部位不同而呈现下列类型:

1、出血点:指皮肤上直径2mm以内的出血,多如针头大小,通常不高出皮面,按压不退色。早期呈暗红色,1~2周内完全吸收。出血点可散在分布全身各部位,以四肢较多见,躯干下部较常见。

2、紫癜:为直径3~5mm的皮下出血,不高出皮面,压制不退色,其性质、特点、部位及临床意义与出血点相同。

3、淤斑:为直径5mm以上的皮下片状出血,分布部位与出血点、紫癜相同。单发及多发小片淤斑,一般提示为血管或血小板疾病;大片淤斑常见于严重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4、血疱:口腔黏膜血疱常为重症血小板减少的表现。

5、鼻出血:血小板疾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常见。但高温、气候干燥情况下,正常人也可出现鼻出血。如只有一侧鼻腔出血,局部血管因素要比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大。

6、牙龈出血:是血小板疾病和血管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二、深部组织出血

深部组织出血常见于较深皮下、肌肉、关节腔及浆膜腔等部位。

1、血肿:较深部皮下、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出血。血肿较大时可引起胀痛,压迫邻近组织器官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碍等。轻度外伤或自发血肿常见于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

2、关节出血:常见于负重关节如膝、踝、肘、腕及髋关节等。早期可见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穿刺可抽出不易凝固的陈旧性血液。反复关节出血可导致关节永久性畸形及严重功能障碍。关节出血常见于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

3、浆膜腔出血:主要见于腹腔、胸膜、心包及睾丸鞘膜出血。原因不明或自发性浆膜腔出血多见于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

4、眼底出血:多见于严重血小板减少及严重血管病变者,其他出血性疾病较少见。

三、内脏出血

内脏出血临床可表现为咯血、呕血、便血、血尿、引导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出血量较大。除相应器官、系统症状外,还可伴有失血引起的循环障碍,甚至休克等症状。主要见于重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凝血因子缺乏症。

4出血性疾病应该如何预防

出血性疾病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与遗传因素有关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家族中有遗传史;另一种是继发性出血性疾病,是由于后天外界因素的不良刺激而导致机体功能异常。无论哪种出血性疾病,都表现为出血倾向或出血不止,而且在病人一生中多发。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下列情况预防再次出血:

1、忌乱服药物

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和右旋糖酐等,对出血性疾病的病人来说,是不安全药物,因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作用,可加重出血。

2、注意饮食

在食物选择上宜多食些含维生素C较多的水果和蔬菜,并讲究烹调方法,避免粗硬食物,如鱼、骨头等,以免不小心刺破消化道的粘膜,引起出血。

3、保护好皮肤、粘膜

病人应减少对皮肤、粘膜的刺激。刷牙时要用软毛牙刷或用棉球擦洗,避免损伤齿龈,引起出血。衣着要稍宽大些,活动时要避免使用锐利工具,尽量避免肢体与外界物体的碰撞,防止皮肤受损,皮下出血。

4、创伤性出血

在家中如果发生创伤性出血,尽量采取压迫止血,同时限制出血部位关节活动。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用干毛巾、手帕盖于伤口加压包扎;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住出血动脉靠近心脏的一端,可切断血流,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如果短时间不能达到完全止血,应紧急前往医院进行救治。

5、病人家中要常备冰袋

血液病的病人机体抵抗力低下,常易发烧。发烧时,家属应采用物理降温法,可在头后、腋下放置冰袋达到降温的目的,也可用冷水或酒精擦浴法降温,避免服用药物降温。

6、防止家中交叉感染

交叉感染是引起血液病继发感染的常见因素,当亲戚朋友患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时,应避免与患者接触,室内环境要保持清洁。

5出血性疾病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出血性疾病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体检,判断是否存在止血功能障碍,并分析可能的病因,实验室检查对出血性疾病的诊断至关重要。

一、筛选试验

筛选试验包括毛细血管脆性试验、血小板计数、初学时间、凝血时间、部分活化的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等。

二、确诊试验

1、血管异常:包括毛细血管镜检查和vWF测定等。

2、血小板异常:如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试验等。

3、凝血异常:包括各种凝血因子的抗原及活性测定、凝血酶生成及纠正试验等。

4、抗凝异常:包括抗凝血酶Ⅲ抗原及活性或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蛋白C、狼疮抗凝物测定等。

5、纤溶异常:包括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D-二聚体、纤溶酶原测定等。

三、特殊检查

对一些遗传性疾病及一些少见的出血性疾病,还需进行一些特殊检查如蛋白质结构分析、基因测定及免疫病理学检查等才能确诊。

6出血性疾病病人的饮食宜忌

出血性疾病患者除了一般的治疗和预防外,还可以通过食疗来预防出血。

1、每天生吃连皮花生米每日50~100克。

2、连皮花生米100克,猪蹄一只,老藕节适量,共煨汤食用。

3、连皮花生米200克,与带肉脊骨500克或猪肝加水煨汤食用。

4、干百合研粉30克(鲜者倍量),粳米100克,加冰糖适量煮粥。顿餐,每日一次。

5、银耳10克洗净后泡4小时,粳米100克、大枣10枚先下锅,水沸后加银耳及适量冰糖同煮粥。食法同上。

7西医治疗出血性疾病的常规方法

出血性疾病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各异,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病因及发病机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

一、血管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除病因治疗外,单纯血管因素所致出血一般用减低血管脆性和通透性的药物治疗(如路丁、卡络柳钠、酚磺乙胺、维生素C、血凝片、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根据储蓄额情况选用缩血管药物(如垂体后叶素、麻黄素等)治疗。

二、血小板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1、促进血小板生成药物

(1)血小板生成素参与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并分裂形成有功能的血小板的全过程。

(2)IL-11作用于骨髓细胞中原始造血干细胞,引起巨核系祖细胞倍体的增加,促进巨核细胞成熟,增加外周血小板数量。

2、增强血小板功能药物

巴曲酶可能促进血小板活化,诱导血小板聚集。

3、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抗体的产生,阻断巨噬细胞Fc受体,使附有抗体或免疫复合物的血小板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破坏减少,使血小板在脾内滞留减少,提高外周血小板数量。主要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用泼尼松。

4、免疫抑制剂

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霉素等免疫抑制剂可通过抑制免疫,使血小板抗体生成减少。

5、脾切除

药物治疗无效或脾亢所致血小板明显减少,可考虑做脾切除术以减少血小板破坏场所。

6、输注血小板

原则上仅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量或质异常引起的严重出血。当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常伴有广泛而严重的出血,如咯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血小板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当血小板计数大于20×109/L,出血一般较轻,通常无需输注血小板,以免反复输注血小板后产生同种抗血小板抗体,至日后需紧急输注血小板时疗效降低。

三、凝血障碍所致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可分别采用补充维生素K(凝血酶原、FⅦ、FⅨ、FⅩ缺乏)及补充血浆及血液制品(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等治疗措施。

当前城市:
广州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