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 peritonitis)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腹膜感染。根据本病的病理解剖特点,可分为渗出、粘连、干酪三型,以前两型为多见。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盗汗、腹痛、腹水、脐周块状物和腹泻,属中医“腹痛”“积聚”等范畴。在我国,本病患病率虽比解放初期有明显减少,但仍不少见。常由于忽视而导致误诊或漏诊,应予以重视。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中青年多见,女性较多见,特别是育龄期妇女,可能与女性生殖器结核有关,男女之比约为1:2。
本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引起,约80%的患者继发于肺结核或体内其他部位结核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腹膜的途径以腹腔内的结核病灶直接蔓延为主,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肠结核等为常见的原发病灶。少数病例由血行播散引起,常可发现活动性肺结核(原发感染或粟粒性肺结核)、关节、骨、睾丸结核,并可伴结核性多浆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
本病治疗的关键是及早给予合理、足够疗程的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以达到早日康复、避免复发和防止并发症的目的。注意休息和营养,以调整全身情况和增强抗病能力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结核性腹膜炎经休息和抗结核治疗可得到满意的疗效,但有严重并发症。如严重的肺结核或粟粒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病人,预后较差。
对肺、肠、肠系膜淋巴结、输卵管等结核病的早期诊断与积极治疗,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