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是儿童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目前报道:约5%~20%的学龄儿童曾有短暂性抽动障碍病史,慢性抽动障碍在儿童少年期的患病率为1%~2%,Tourette综合征的患病率为0.05%~3%。男孩居多。

其中抽动障碍(Tics)是一种不随意的、突然发生的、快速的、反复出现的、无明显目的的、非节律性的运动或发声等活动。抽动障碍是不可克制,但在短时间内可受意志控制。抽动障碍包括以下几种:①简单运动抽动障碍:突然的、短暂的、没有意义的运动出现障碍,如:眨眼、耸鼻等;②复杂运动性抽动障碍:稍慢一些的、持续时间稍长一些的、似有目的的动作行为,如:咬唇、刺戳动作、旋转、跳跃、模仿他人动作、猥亵动作等受到限制 ;③简单发声抽动障碍:突然的、无意义的发声,如:吸鼻、清咽、犬吠声等;④复杂发声抽动障碍:突然的、有意义的发声,如:重复特别的词句、重复自己或他人所说的词或句、秽语等。所有形式的抽动障碍都可因应激、焦虑、疲劳、兴奋、感冒发热而加重,都可因放松、全身心投入某事而减轻,睡眠时消失。


目录
1.抽动障碍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抽动障碍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抽动障碍有哪些典型症状 4.抽动障碍应该如何预防 5.抽动障碍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抽动障碍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抽动障碍的常规方法

1抽动障碍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抽动障碍的病因目前没有完全明确。其中,以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的病因研究最多。该障碍病因复杂,可能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及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目前研究表明该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但遗传方式尚不明确,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全。此外,研究发现在一些家庭中,Tourette综合征、其他类型的抽动障碍和强迫障碍之间存在的一定联系,因此,提示Tourette综合征、其他类型的抽动障碍、强迫障碍可能为共同的遗传易感性的不同表达。

神经生化因素,该障碍与神经生化因素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且尚无最后明确。患儿可能存在以下异常:①多巴胺活动过度或受体超敏;②苍白球等部位谷氨酸水平增高;③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失调;④五-羟色胺水平降低;⑤乙酰胆碱不足,活性降低;⑥γ-氨基丁酸抑制功能降低;⑦基底节和下丘脑强啡肽功能障碍。

脑器质性因素约50-60%的该障碍患儿存在非特异脑电图异常;少数患儿存在头颅CT的异常,如脑萎缩;部分患儿存在左侧基底节缩小及胼胝体减小,提示患儿可能存在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通路的异常和脑的偏侧化异常;PET研究提示患儿存在双侧基底节、额叶皮质、颞叶的代谢过度。

社会心理因素应激可诱发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发生该障碍。

2抽动障碍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抽动障碍易强迫障碍(OCD) 、品行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障碍、焦虑障碍、孤独障碍等不同程度的并发障碍。

强迫障碍(OCD) ,包括单独或同时出现的各种强迫观念与行为,持续反复地出现于思想和行动中,明知不对而欲罢不能,始终无法摆脱,有时很痛苦,可出现自残行为,如咬舌咬破手指,损伤皮肤,毁容等,常留下感染或疤痕,甚至流露出不想活下去的自杀念头,患者家长务必高度警惕,防止意外。

品行障碍(conductivedisorder ,CD) 及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2der ,ODD) ,顾名思义二者都有反社会倾向,不可忽视,不少家长常误认为这些表现不是病态,特别对ODD 以为只是脾气倔犟而加以打骂压制,结果病情反而加重

学习障碍(LD) ,是认知功能受损,主要是阅读障碍和数学困难,可严重影响学习成绩

情绪障碍(mood disorder ,MD) 要是抑郁障碍及心境恶劣,成人型的交替性抑郁2躁狂障碍也可在儿童及青少中发病,与TS 关系不明。

焦虑障碍(anx2iety disorder ,AD) ,主要是害怕与不安,如怕与亲人分离怕亲人出事,怕上学,长期过度地怕陌生人怕社会交往,乃至每天都为将来前途担忧,惶惶不安等。

孤独障碍及相关疾病,包括语言障碍及与孤独障碍相同的Asperger 综合征。

3抽动障碍有哪些典型症状

该障碍多发病于3-10岁,其中4-7岁为最多,但也可早到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简单运动抽动障碍,通常局限于头、颈、上肢,少数可出现简单发声抽动障碍。抽动障碍持续时间不超过1年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该障碍通常起病于儿童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一种或多种运动抽动障碍或发声抽动障碍,但运动抽动障碍和发声抽动障碍并不同时存在。其中以简单或复杂运动抽动障碍最为常见,部位多涉及头、颈、上肢。发声抽动障碍明显少于运动抽动障碍,并以清嗓、吸鼻等相对多见。障碍状相对不变,可持续数年甚至终身。

与抽动障碍中最为严重的一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多部位、形式多种多样的运动抽动障碍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障碍,运动抽动障碍和发声抽动障碍同时存在。该障碍障碍状一般起始于眼、面部单一运动抽动障碍,时有时无,以后逐渐发展到颈部、肩部、肢体、躯干的抽动障碍,并持续存在。抽动障碍形式也从简单到复杂,最后出现秽语。通常发声抽动障碍障碍状较运动抽动障碍障碍状晚1-2年出现,多为简单发声抽动障碍,复杂发声抽动障碍较少,约15%的患儿存在秽语。该障碍障碍状累及部位多,次数频繁,对患儿情绪、心理影响较大。约有一半患儿伴伴有强迫障碍状,一半患儿伴有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障碍状,并有部分患儿伴有自伤行为、情绪障碍或学习困难。

4抽动障碍应该如何预防

抽动障碍的患者应加强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家庭治疗,从而帮助患儿和家长正确认识该障碍,正确看待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如同学的耻笑等),消除环境中对患儿障碍状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改善患儿情绪,增强患儿自信。习惯逆转训练、放松训练等对治疗该障碍也有一定帮助。

应合理安排患儿生活,避免过度兴奋、紧张、劳累、感冒发热等,从而避免诱发或加重该障碍。

为此必须让父母认识到,患儿的障碍状表现是疾病所致,而不是故意出怪相,父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消除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可教给父母进行正确的行为治疗,当患儿出现各种抽动障碍状时,父母保持平静的心态,给予漠视、不理睬等方式,同时可利用各种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如给其讲故事、与其交谈学校的情况等,使其注意力转移,从而减轻抽动发作次数。

对于抽动障碍患儿所伴发的障碍状,如学习困难、情绪焦虑、强迫行为、攻击行为等应教父母对患儿进行正面教育,关心体贴他们,并积极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

一般在患儿服药一周后障碍状明显减少或消失,有些父母怕服药后影响孩子的学习,而自行停药,使障碍状出现,应教育父母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识,坚持服药,定期复查,提高服药依从性。

5抽动障碍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目前仍以临床现象学诊断为主。因此除了常规查体、神经系统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其它疾病外,详细的精神检查是必要的,这可以正确诊断抽动障碍和伴随的精神障碍状。然而许多人并没有重视这一点。国际研究有采用脑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扫描为辅助诊断、并有用基因诊断技术的趋势。

还依据病史和临床检查,细致直接观察抽动障碍状和一般行为表现,对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抽动障碍患儿在医师面前,可能短暂控制抽动,易被忽视而漏诊。另因伴发行为障碍状易被误诊,故须识别主要障碍状和次要障碍状以明确疾病的性质。

6抽动障碍病人的饮食宜忌

在抽动障碍病人的食谱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少,但高蛋白、高热量的同样要限量。多食清淡的、含维生素高的蔬菜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富含色素及食品添加剂食物、或大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

抽动障碍患儿不宜常食煎炸类食品如方便面、涮羊肉、烤羊肉串等,也不宜多吃油腻香甜类食物和生冷食品。煎炸类食品易伤阴动火,方便面类食品所含添加剂、防腐剂有损于大脑功能,肥甘厚味易酿生痰浊,生冷食品易损伤脾胃,使脾胃运化失常。均对病情不利,因而忌之。

饮料中也含有损害大脑功能的物质,不宜常喝,尤其是不能代替水天天饮用,家长一定要注意平时让孩子多喝水,少喝饮料。

7西医治疗抽动障碍的常规方法

治疗之前必需对患者的心理、社会、教育、及职业适应等方面做仔细而全面的评价。对抽动障碍做明确诊断之前需要了解其完整的病情、病程、家族史、及心理社会史。必需对患者的自我意识、家庭和同伴的意见以及学习参与情况进行评估。治疗应以及时的综合治疗为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饮食调整和环境治疗。但是到目前为止,药物治疗仍然是首要的治疗方法,抗抽动障碍药物有:

(1)首选药物  对于轻或中等程度的抽动障碍患者,首选新型抗精神病药、可乐定和硫必利等,对重障碍患者首选氟哌啶醇和匹莫齐特等。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缓慢调整药量至疗效最佳而不良反应最小为止。

(2)联合用药  当使用单一药物仅部分障碍状获得改善,或抽动障碍伴有相关行为障碍时,可考虑联合用药。对重障碍患者单一用药往往疗效不佳,只有采用联合用药才能有效控制障碍状。

(3)维持治疗  目的在于巩固疗效和减少复发。维持治疗时间一般在6个月~2年,或更长时间,停药过早易导致障碍状复发。维持治疗量是以达到保持病情稳定的最低有效量为原则,一般为常规治疗量的1/2~2/3。

(4)停药  若抽动障碍儿童对药物反应良好,障碍状得到充分控制,且不良反应较小,则考虑治疗1~1.5年后,在减量的基础上逐渐停药。若障碍状再发或加重,则恢复用药或加大药量。

当前城市:
广州
【切换】
相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