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肠扭转

  肠扭转是指一段肠袢沿其肠系膜纵轴扭转超过180度,可为顺时针方向亦可为逆时针方向,使扭转两端的肠管发生完全的或部分的闭塞,从而产生闭袢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受压。肠扭转是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扭转的肠管迅速发生坏死穿孔和腹膜炎,是肠梗阻中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的一类。如未能及时处理,死亡率较高(10%~33%)。肠扭转是造成急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在我国占第3位,约占肠梗阻的14%,肠扭转的发病与地区有关,在东欧、俄罗斯、中亚和非洲较多见。西欧和美国的肠扭转相对较少,不及肠梗阻的10%;我国的肠扭转中小肠扭转多于结肠。

目录
1.肠扭转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肠扭转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肠扭转有哪些典型症状 4.肠扭转应该如何预防 5.肠扭转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肠扭转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肠扭转的常规方法

1肠扭转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肠扭转是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扭转的肠管迅速发生坏死穿孔和腹膜炎,是肠梗阻中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的一类,如未能及时处理,死亡率较高(10%~33%)。肠扭转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肠扭转病因不清,并无解剖上的异常,可能与饱餐后,肠腔内有较多的尚未消化的内容物,当有体位改变明显的运动时,小肠因有重量下垂而不能随之同步旋转而造成。

继发性肠扭转是由于先天性或后天获得的解剖改变,出现一固定点形成肠袢扭转的轴心。但是肠扭转的产生常常是下列三个因素同时存在:

1、解剖因素

扭转肠袢的肠系膜过长,又因先天发育或粘连收缩使肠系膜根部附着在腹膜后处过于狭窄。故好发部位多为小肠、横结肠、乙状结肠和活动度大的盲肠。手术后粘连,梅克尔憩室、乙状结肠冗长,先天性中结肠旋转不全,游离盲肠等,都是发生肠扭转的解剖因素。

2、物理因素

在上述的解剖因素基础上,肠管重量、容量增加和肠管蠕动增强。如饱餐后,特别有较多不易消化的食物涌入肠腔内;或是肠腔有较多的蛔虫团;肠腔有较大的肿瘤或在乙状结肠内积存着大量干涸的粪便等,都是造成肠扭转的潜在因素。

3、动力因素

强烈的蠕动或体位的突然改变,使肠袢产生了不同步的运动,使已有轴心固定位置且有一定重量的肠袢发生扭转。


2肠扭转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肠扭转是一种绞窄性肠梗阻,扭转的肠管迅速发生坏死穿孔和腹膜炎,是肠梗阻中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的一类,如未能及时处理,死亡率较高(10%~33%)。其常见并发症如下:

肠绞痛

肠绞痛又称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发性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间歇性腹痛。好发于3-4个月以下的婴儿,是婴儿急性腹痛最常见的原因。本病病因尚不明,可能与体质或中枢神经系统成熟不完善有关。其临床表现以腹痛突然发作,脐周为著,发作间歇期无异常体征为特点。常在傍晚开始发病,突然发生阵发性腹痛。婴儿多表现为剧烈啼哭、烦躁不安、面色潮红或口周苍白、出汗、双手握拳,两腿屈曲,肢冷,可伴呕吐。每次发作时间不长,数分钟至10分钟,时痛时止,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小时之久。

肠坏死

肠坏死又称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可以由许多原因导致肠坏死。一旦发生肠坏死将会有腹痛、便血、恶心呕吐等症状。恶心呕吐常与腹痛、腹泻同时发生。呕吐物可为黄水样,咖啡样或血水样,亦可呕吐胆汁。肠坏死起病急骤,突然出现腹痛,也常可为最先症状,多在脐周。病初常表现为逐渐加剧的脐周或中上腹阵发性绞痛,其后逐渐转为全腹持续性痛并有阵发性加剧。腹痛发生后即可有腹泻。粪便初为糊状而带粪质,其后渐为黄水样,继之即呈白水状或呈赤豆汤和果酱样,甚至可呈鲜血状或暗红色血块,粪便少而且恶臭。轻者可仅有腹泻,或仅为粪便隐血阳性而无便血;严重者一天出血量可达数百毫升。

肠梗阻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本病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


3肠扭转有哪些典型症状

肠扭转是闭袢性肠梗阻加绞窄性肠梗阻,发病急且发展迅速,死亡率高达10%以上,应特别予以重视。本病起病时腹痛剧烈,腹胀明显;早期即可出现休克;症状继续发展且逐渐加重,且无间歇期。肠扭转的好发部位是小肠、乙状结肠和盲肠。临床表现因扭转部位不同而不同:

(1)小肠扭转

小肠扭转最为多见。常发生在青壮年男性体力劳动者。发病前常有暴食和剧烈活动史。发病突然,持续性腹部剧痛,并有阵发性加重;先有脐周疼痛,可发射至腰背部,是由于牵拉肠系膜根部的缘故。呕吐频繁,腹部膨胀明显。早期即可有压痛,但无肌紧张,肠鸣音减弱,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部X线平片可因小肠扭转的部位不同而又不同的显示。全小肠扭转时,可仅有胃十二指肠充气扩张,但也可小肠普遍充气并有多个液面;部分小肠扭转时,可在腹部的某一部位出现巨大胀气、扩大的肠袢,且有液气面。由于肠内和腹腔内渗液和出血,加之肠内致病细菌移位,病人很快出现低血容量休克和感染性休克。一般术前仅能做出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手术中才能确定肠扭转的情况。

(2)乙状结肠扭转

多见于老年男性。多有乙状结肠冗长或便秘病史。病人有腹部持续胀痛,逐渐隆起,有下腹部坠痛感但无排气排便。左腹部明显腹胀。可见肠型,叩之呈鼓音,压痛及肌紧张均不明显。X线平片可见巨大双腔充气的肠袢,且有液平面。这一类乙状结肠扭转较常见,且可反复发作。另有一些病人呈急性发作,腹部有剧痛、呕吐;触诊有压痛、肌紧张,显示扭转重,肠管充血、缺血明显,不及时处理可发生肠坏死。

(3)盲肠扭转

盲肠扭转较少见。多发生在盲肠可移动的病人。可分为急性与亚急性两型。盲肠急性扭转不常见。本病起病急,有剧痛及呕吐,右下腹有肿块可触及,有压痛。可产生盲肠坏死、穿孔。亚急型起病稍缓,病人主诉右下腹部绞痛;腹部很快隆起,不对称;上腹部可触及一弹性包块。X线平片可见巨大的充气肠袢,伴有多个肠充气液面。


4肠扭转应该如何预防

肠扭转是一段肠袢沿肠系膜长轴旋转或两段肠袢扭缠成结而造成闭袢性肠梗阻,常见患者中下腹有阵发性剧烈绞痛、腹胀,排便排气停止。

避免在饱餐后立即进行重体力劳动;尤其是需要身体前俯和旋转的劳动,对预防肠扭转有一定意义。

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告诫人们避免饱餐后立即进行体力劳动;有习惯性便秘的病人尤其是老年,应设法通便并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对肠蛔虫症、巨结肠症等,应予以早期治疗。


5肠扭转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肠扭转是闭袢性肠梗阻加绞窄性肠梗阻,发病急且发展迅速,死亡率高达10%以上,应特别予以重视。在诊断上,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即可确诊。凡急性肠梗阻患者均应考虑有本征的可能性,X线检查可证实诊断。具体检查如下:

(1)实验室检查:

血色素及白细胞计数早期可正常。在出现脱水征时,可发生血液浓缩与白细胞增高。血清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气分析、尿素氮等均可发现异常。血清无机磷、肌酸激酶及同功酶检测或可升高等。

(2)X线检查:

小肠扭转:腹部X线检查符合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另外,还可见空肠和回肠换位或排列成多种形态的小跨度蜷曲肠袢有等特有的征象。

乙状结肠扭转:X线钡剂低压灌肠往往不足500ml便不能再灌入。检查见扭转部位钡剂受阻,钡影尖端呈“鸟嘴”形。


6肠扭转病人的饮食宜忌

肠扭转患者在症状发作时应当禁食水,依靠静脉补液营养支持治疗。经治疗,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后,在饮食上需注意:

(1)适宜的食物:一定要清淡。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胡萝卜、水果等。

(2)饮食禁忌:不能暴饮、暴食、要禁大鱼、大肉、大油、高脂、高胆固醇(如动物内脏、鱼籽、蟹黄、蛋黄等)、油煎油炸食物及含油多的糕点、酒类。


7西医治疗肠扭转的常规方法

肠扭转中医的诊治需要结合患者身体情况,辨证论治,其治疗方法如下:

1、蛔结肠闭证

证候:腹痛阵作,缓解则无所痛楚,腹部按之有块,质软不坚,或有条索状物感,呕吐食物或清水,或伴吐蛔,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驱虫攻下。

主方:复方大承气汤

加减:常加苦楝根皮、乌梅、鹤虱、槟榔。

2、热毒蕴肠证

证候:腹部绞痛阵作,拒按,腹胀,恶心呕吐,吐物多为食物,甚至呕吐粪汁,肠鸣,大便不解,矢气不通,口渴,烦躁,舌红,苔厚腻或黄燥,脉沉实。

治法:清热攻下。

主方:大承气汤

加减:火毒炽盛,加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丹皮、赤芍、生地;有瘀血征候,加丹皮、赤芍、桃仁、丹参。

3、肠道瘀滞证

证候:腹胀痛较剧,痛处不移,拒按,或扪及肿块,频繁呕吐,大便不通或排鲜血性粘液,舌质青紫或有斑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泻结行滞。

主方:桃核承气汤

加减:发热、口渴,去桂枝,加黄连、金银花、丹皮。

当前城市:
全部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