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胸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是由纤维环、髓核和软骨板三部分构成。外伤、椎间盘退变、脊柱畸形等是导致椎间盘退变的主要原因。患者多为40岁左右的中年人,男女比例相近。据文献报道,胸椎间盘突出的病例有75%发生在胸8以下,胸4水平以上的胸椎间盘突出症被视为个案曾在医学文献上有过报告。

目录
1.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胸椎间盘突出症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胸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4.胸椎间盘突出症应该如何预防 5.胸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胸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方法

1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本病大多是由于慢性劳损或脊柱损伤所致,除姿势不正、被迫体位持续过久及弯腰过度等因素外,各种外伤,例如从高处坠下、摔倒、多次反复的脊柱扭伤等,均可引发本病。病程短者突出物多为弹性柔软的髓核组织。而病程长者,则突出的髓核大多随着成纤维细胞的包绕、收缩而变得坚硬,亦可呈钙化或骨化的硬结,并与后纵韧带粘连,固定于椎节后缘,这常常是此病引起广泛的脊髓节段性损害的原因之一。

  胸椎退行性变与年龄有关,且多见于中年以后,但本病的发病率并不与年龄成正比,因此椎节的退变是构成本病发病的病因之一。椎间盘退行性变时,髓核向后突,甚至破裂脱出,并在后期形成钙化。胸椎间盘突出症除自身的特点外,亦有与颈椎病或腰椎病相似的发病机制。脊柱椎间盘是人体器官中最早开始退行性变的一个,其退行性变从早期即表现为间盘变性、间隙变窄、节段不稳、韧带松弛、髓核突出或脱出、骨质增生以及周围软组织钙化等一系列的病理过程。在此种情况下,如果再遇外伤,甚至轻微的外伤即可诱发本病。因此,本病有时也可发生在年纪较轻、椎间盘退行性变并不十分明显的患者。至于明显外伤情况下所致发生的胸椎间盘破裂、髓核突出,亦与其本身退变有关。根据统计资料,胸椎间盘突出症在下胸椎的发生率最高,亦表明椎节退变的作用。


2胸椎间盘突出症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本病因腰椎间盘的髓核膨出,当膨出的髓核压迫脊髓时,轻者出现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障碍,以及运动不协调,重的压迫可并发下肢瘫痪。当脊髓血供障碍时,可并发急性瘫痪。由于脊髓作为排尿、排便的基础中枢,故可有括约肌功能紊乱,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碍。

3胸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典型症状

本病有80%患者的发病年龄在40~60岁之间,男女性别比例为1.5∶1,临床症状主要如下:

  1、疼痛是最为常见的首发症状,根据突出的类型和节段,疼痛可为腰痛、胸壁痛或一侧、两侧下肢痛。咳嗽、打喷嚏或活动增加均可致使疼痛症状加重,休息后上述症状可减轻。也可发生不典型的根性放射性疼痛,如T11、12间盘突出可产生腹股沟及睾丸疼痛。易与髋部及肾疾患相混淆。中胸段胸椎间盘突出症可表现为胸痛或腹痛。T1、2椎间盘突出可引起颈痛、上肢痛及Horner综合症,也需与颈椎病相鉴别。

  2、感觉障碍,尤其是麻木,也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

  3、肌力减退和括约肌功能障碍也时有发生。

  此外,据统计,就诊时30%患者主诉有排尿功能障碍(其中18%同时伴有二便功能障碍),60%的患者主诉有运动和感觉障碍。


4胸椎间盘突出症应该如何预防

平时注意生活起居问题,早发现早治疗。脊柱慢性劳损,损伤及姿势不正,被迫体位,均可引发本病,胸椎椎节的退变也是本病的病因之一。注意预防主要是不要长时间站立劳累,如果有外伤需要积极检查积极治疗,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

5胸椎间盘突出症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比较低,但是随着各种检查手段的不断提高,该病的临床确诊率也不断提高,通常的检查手段如下:

  一、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以胸椎常规的正位和侧位X线平片为首选。据报道,20%~50%的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椎管内有钙化的椎间盘。

  2、脊髓造影:用大剂量的水溶性造影剂行脊髓造影术的同时用CT扫描,是一种更准确的优良诊断方法。如不先行脊髓造影,而直接用CT检查,将会弄错受损脊髓的准确节段,但目前大多数学者均认为此种损伤性检查应被MRI检查取代,因为后者也是一种纵向观察估测整个胸椎椎管的方法。

  3、CT及MRI检查:凡疑及本病者,均应及早行MRI检查。作者发现,MRI检查是本病早期诊断及获取及时治疗最为有效的措施,此外,脊髓造影及CT检查等虽对本病的诊断亦有一定帮助,但由于其确诊率不如MRI检查,因此,切勿作为首选检查项目,目前已较少选用或仅作为参考。

  二、其他检查

  包括肌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等,对诊断胸椎间盘突出症多无帮助。


6胸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饮食宜忌

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补充维生素、钙等,具体的饮食注意事项如下:

  1、钙:可以多吃一些如鱼及奶制品的食物。

  2、维生素C: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的食物。

  3、蛋白质:多吃一些如鸡肉、牛肉含蛋白质多的食物。

  4、维生素E:如花生米等物质。


7西医治疗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方法

对于无严重神经损害和长束体征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具体措施包括卧床休息、限制脊柱的屈伸活动、配戴支具等,同时配合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控制疼痛症状。其他治疗还包括姿势训练、背肌功能练习、宣传工作等。

  本病的手术治疗指征包括临床上以脊髓损害症状为主要表现者和保守治疗无效者。鉴于胸段脊髓特有的解剖学特点,该节段的手术风险相对较大。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尽可能地减少对脊髓和神经根的牵拉刺激显得格外重要。具体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后路椎板切除减压胸椎间盘切除术:若试图从后方行胸椎间盘切除,则术中必须通过对脊髓的牵拉才能使椎间盘切除得以实施和完成,常导致脊髓损害的进一步加重。因此,该术式被认为具有高度的危险性,临床上已渐被淘汰,故不主张在治疗中继续采用此术式。

  2、侧后方入路胸椎间盘切除术:该术式切除的范围包括与突出椎间盘同序数及高一序数的一段肋骨、横突、下一椎体的椎弓根,有时亦可根据需要行半椎板切除,即敞开椎管的侧后壁进行减压,尤适用于外侧型突出的椎间盘。对于中央型或旁中央型的椎间盘突出来说,要行椎间盘切除也同样存在有牵拉干扰脊髓的风险,故临床上应用时应慎重。

  3、侧前方入路胸椎间盘切除术:该手术入路包括经胸腔和经胸膜外两种方式。其优点在于术野开阔清晰、操作方便,对脊髓无牵拉,相对安全。尤其是在切除中央型突出的椎间盘及存在有钙化、骨化时,优点更为突出,为目前临床上最常采用的术式。

  4、经胸腔镜胸椎椎间盘切除术:该术式是兴起的胸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的一种新技术。初步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法术野清晰,对于中央型或旁中央型间盘突出以及伴有钙化、椎体后缘较大骨赘时,采用本术式均可达到安全充分的切除减压目的,同时亦预示该项微创治疗技术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城市:
全部
【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