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腹泻一般是指每天大便次数增加或排便次数频繁,粪便稀薄或含有黏液脓血,或者还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及其他病理性内容物。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一般将腹泻分为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两类。前者是指腹泻呈急性发病,历时短暂,病程在2~3周之内。而后者一般是指腹泻超过2个月者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腹泻
1腹泻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腹泻分为急性腹泻及慢性腹泻,其病因也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一、急性腹泻病程多不超过3星期,肠道感染,包括食物中毒在内,是引起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可分为:
1、细菌感染:常见病原菌包括痢疾杆菌、大肠埃希杆菌、沙门菌属、小肠弯曲菌、小肠结肠耶尔森菌、肠道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魏氏梭状芽孢杆菌、难辨梭状芽孢杆菌、霍乱弧菌等。
2、原虫与寄生虫感染:包括阿米巴、血吸虫、滴虫、梨形鞭毛虫等。
3、病毒感染:多见于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肠道腺病毒感毒感毒感染。
4、真菌感染:可导致腹泻的真菌有很多,如过期食物中的霉菌等。
5、食物中毒: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嗜盐杆菌、蜡样芽胞杆菌、产气夹膜梭状芽胞杆菌或肉毒杆菌;毒蕈、河豚鱼、较大的鱼胆及毒鼠药、农药等其他有毒化学性毒物。
6、变态反应:如食物过敏(牛奶、鱼、虾、海鲜产品等)可引起腹痛、腹泻;过敏性紫癜等疾病可伴有肠蠕动增快而发生腹泻。
7、药物:多种药物可导致腹泻,如红霉素、氢氧化化化镁、新霉素、林可霉素、硫酸镁、山梨醇、甘露醇、5-氟脲密啶、利舍平(利血平)、普萘洛尔(心得安)等,这些药物导致腹泻的机制不尽相同;某些化学物质如磷、砷、汞及酒精中毒等均可导致急性腹泻。
二、慢性腹泻的病期在2个月以上,病因比急性的更复杂,因此诊断和治疗有时很困难。引起慢性腹泻的病因甚多,包括:
1、肠道感染:是引起慢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原虫和寄生虫感染、真菌。
2、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或非感染性炎症:自体免疫性疾病、自体免疫性疾病,放射治疗引起的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3、吸收不良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分类十分复杂。吸收不良可因胃及小肠疾病而引起,也可因肝胆、胰腺疾病所致。
4、内分泌疾病:多种内分泌疾病都伴有腹泻的症状,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与甲状腺髓样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胰性霍乱综合征、WDHA综合征、水泻-低钾-无胃酸综合征或血管活性肠肽瘤、胃泌素瘤。
5、肿瘤性疾病: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类癌综合综合征、结肠癌、肠道腺瘤性息肉或息肉病。
6、胃肠道功能障碍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包括黏液性结肠炎、易激惹结肠或过敏性结肠炎。
7、其他因素:肠道菌群失调、尿毒症。
2腹泻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在日常生活中,一不小心我们就会出现腹泻的情况,一般人都不会在意,但其实如果腹泻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其就会引起下面的并发症:
1、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腹泻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部分腹泻可由病毒引起,最常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是一种称为柯萨奇病毒的肠道病毒,它可直接进入心肌细胞造成损害,也可使机体产生某些有害物质使心肌细胞受损,导致心肌变性,还会累及心包,心内膜,若侵犯心脏起搏系统,则将危及生命。
2、心脑血管意外
腹泻时体内大量水分和钠,钾,钙,镁等阳离子从大便中排出,水分丧失使人体处于脱水状态,血容量减少,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并阻塞血管,使冠状动脉阻塞造成心绞痛和心肌梗塞,脑血管阻塞引起缺血性中风。钠,钾,钙,镁是体内重要的阳离子,除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外,对维持神经传导功能和心跳节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缺乏时可造成严重心律紊乱和猝死。
3、低血糖
腹泻时食欲通常会下降引起摄入食物不足,此时就需要分解体内贮藏的肝糖原以维持血糖稳定,而老年没有足够的肝糖原贮藏转化为血糖,当血糖降低时,老年就容易出现疲乏,出汗,心悸,面色苍白及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
4、脱水和酸中毒
是急性腹泻的主要致命原因,平时身体内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其余的废物需要经过水的运送通过肾脏由尿排出体外,脱水时尿量因机体内水分损失而减少,严重时甚至无尿,这就会使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减少而在体内蓄积,使机体发生中毒症状,其临床表现除呼吸改变外,还可出现疲乏无力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另外,胃病复发腹泻后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常会导致胃病的复发。
3腹泻有哪些典型症状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等一些了的症状,为了帮助大家更加清晰的认识腹泻,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一、胃肠道症状
腹泻表现为便意频繁,每次粪量不多并有里急后重感者,病变多在直肠或乙状结肠;小肠病变则无里急后重感。腹痛在下腹或左下腹,排便后腹痛可减轻者,往往为乙状结肠或直肠病变。小肠病变腹泻,疼痛多在脐周,排便后疼痛多不缓解。分泌性腹泻往往无腹痛症状。
急性腹泻每天排便可达10次以上,粪便多稀薄,如为细菌感染(细菌性痢疾)常带血及脓液。如为糖稀或果酱样粪便,提示可能是阿米巴痢疾。稀薄水样便常见于食物中毒。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排出洗肉水样血便,带有腥臭的气味。
二、伴随症状
1、发热:可见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伤寒或副伤寒、肠结核、结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克罗恩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败血症、病毒性肠炎、甲状腺危象等。
2、明显消瘦:可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及吸收不良综合征。
3、皮疹或皮下出血:见于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麻疹、过敏性紫癜、糙皮病等。
4、关节痛或肿胀:见于克罗恩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红斑性狼疮、肠结核、Whipple病等。
5、腹部包块:见于胃肠恶性肿瘤、肠结核、克罗恩病及血吸虫肉芽肿。
6、重度失水:常见分泌性腹泻如霍乱及细菌性食物中毒,也可见于尿毒症等。
4腹泻应该如何预防
腹泻多是由于我们的饮食不注意导致的,因此预防的关键就是要防“病从口入”,建议应该注意下面的几点注意事项:
1、饭前、便后要洗手
饭前、便后要洗手,避免手接触了病原菌后吃进体内。
2、夏天少买肉类熟食
夏天尽量不购买肉类熟食,如食用最好在食用前再次高温消毒。
3、保证食物的新鲜
要进食新鲜的食品,不要买过期变质的食品,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时容易变质的肉类、海鲜、蛋奶类、豆制品等,购买时一定要审察食物的保质、保鲜日期。
4、少吃剩饭剩菜
尽量避免食用剩饭剩菜,隔夜的食品要充分加热后吃。凉拌菜也要现拌现吃,最好加些米醋及蒜,以起到杀菌作用。并且凉拌菜要使用专门的刀、板切割,尽量避免生熟混杂。
5腹泻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腹泻可由多种原因导致,常用检查包括:
1、粪便检查
粪便检查包括便常规、便培养、虫卵。粪便查便粪便性状呈糊状、稀便或水样,量多或具恶臭,粪便中不含黏液、脓血或仅含脂肪时,常提示为小肠性腹泻或肝、胆、胰腺功能低下性腹泻;如粪便量少,含黏液、脓血时则多提示为结肠性腹泻;粪便中发现原虫、寄生虫或虫卵,又能排除其他原因时,可提示为原虫、寄生虫性腹泻;粪便培养可分离出多种致病菌,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2、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
如怀疑腹泻是胰腺疾病所致时,应进行胰腺外分泌功能试验,如试餐试验(Lundh试验)、苯甲酰-酪氨酸-对氨基苯甲酸试验(PABA试验)及促胰泌素试验等。
3、小肠吸收功能试验
粪便中脂肪球、氮含量、肌纤维和糜蛋白酶含量测定:显微镜高倍视野下,脂肪球高达100个以上时(苏丹Ⅲ染色法),可考虑脂肪吸收不良;粪便中含氮量增加时,考虑系糖类吸收不良;粪便中肌纤维增多,糜蛋白酶含量降低时,都提示小肠吸收不良。
右旋木糖试验:小肠吸收功能不良者,尿中D-木糖排出量常减少。放射性核素标记维生素B12吸收试验(Schilling试验):小肠吸收功能障碍者,尿内放射性核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
4、呼气试验
多为14C-三酰甘油呼气试验。脂肪吸收不良者口服14C标记的三酰甘油后,由肺内呼出的14C标记的CO2减少,而粪中14C标记的CO2排出量增多。近年来开展较多的13C呼气试验可观察糖类的吸收情况,对乳糖吸收不良亦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此外还有14C甘氨酸呼气试验等方法。
5、X线检查
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可了解胃肠道的功能状态、蠕动情况等,对小肠吸收不良、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结肠癌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6、B超、CT或MRI检查
可观察肝脏、胆道及胰腺等脏器有无与腹泻有关的病变,对肠道肿瘤性病变也可提供依据。因此,B超、CT及MRI检查对消化吸收不良性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等均有辅助诊断价值。
7、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对回肠末端病变,如肠结核、克罗恩病,其他溃疡性病变以及大肠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直肠息肉及癌肿、慢性血吸虫肠病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8、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
对胆道及胰腺的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9、小肠镜检查
虽然小肠镜检查未能普遍开展,但其对小肠吸收不良及Whipple病等有较重要诊断意义。小肠镜直视下可观察小肠黏膜的情况,活组织病理检查可判断微绒毛及腺体的变化等。
6腹泻病人的饮食宜忌
急性腹泻发作期及慢性腹泻者均需注意饮食调节,一方面不能加重胃肠道负担,另一方面还要保证机体的营养,接下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腹泻患者的饮食原则。
1、急性期禁食
急性水泻期需暂时禁食,使肠道完全休息。必要时由静脉输液,以防失水过多而脱水。
2、清淡流质饮食
不需禁食者,发病初宜给清淡流质饮食。如蛋白水、果汁、米汤、薄面汤等,以咸为主。早期禁牛奶、蔗糖等易产气的流质饮食。有些患者对牛奶不适应,服牛奶后常加重腹泻。
3、根据病情调整饮食
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饮食,或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等。
4、饮食选择
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供给低脂少渣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等。仍应适当限制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
5、补充维生素
注意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补充,如鲜桔汁、果汁、番茄汁、菜汤等。
6、饮食禁忌
禁酒,忌肥肉,坚硬及含粗纤维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点心及冷饮等。
7西医治疗腹泻的常规方法
腹泻又称拉肚子,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治疗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控制感染
根据致病菌选用相应的抗生素治疗。一般可用氨苄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呱酸等抗生素。
2、补液
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可静脉输液。
3、治疗休克
调整微循环紊乱,纠正酸中毒,可应用血管扩张药及碱性药物。
4、对症支持治疗
腹泻次数过多者可用止泻剂,伴有心衰、脑水肿、休克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应及早给予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