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冬至又称“冬节”、“贺冬”,是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那么冬至究竟是几月几号呢,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吧。...
冬至又称“冬节”、“贺冬”,是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那么冬至究竟是几月几号呢,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吧。
一、冬至是几月几号
冬至是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冬至日,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二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二、冬至起源
冬至起源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
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非常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比较大的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有记载“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时至今日,冬至仍是我们喜爱并庆祝的节气之一,南北方的人在这一天吃汤圆、吃饺子、宰羊......来共同庆贺。